应安网讯: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世界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日益增多。在中国,频繁的天灾人祸直接威胁着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雪灾、矿难、温州动车事故,以及2012年“7·21”北京水灾等重大灾害事故的处理,使人们意识到应急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要。
近年来,我国众多企业承担起应急救灾的责任。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批企业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发展模式,使行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业科技”)研发的抢险救灾专用装备,三项世界领先。
首创同轴驱动水泵、发电双功能免维护挂车;
首创体积最小、流量最大、免维护排污泵挂车;
首创效率高、体积小、免维护发电挂车。
据了解,三业科技推出的这三种装备,以“五不”特色,诠释了现代应急装备的科技含量:不需专业人员维护及操作,半年不维护,拉走即用;不用水冷却,免除了发动机的风扇水箱维护、加水、预热;不用蓄电池启动,省却了蓄电池维护,任何情况下发动机都可启动;不用电励磁发电,结构简单、无需维护,再生力强;不怕堵塞抽水,不用灌水就能引水,可抽带杂物的污水。
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应急专用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可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上述装备的性能十分优异。在运输上,皮卡可拖动、人工也可移动;在工作量上,一小时可抽取一个标准泳池水量;在扬程上,吸水达80米,排水可远达400米;作为动力,其发电效率为10%~15%,而且,一台发动机同轴驱动水泵及发电机,可实现双功能作业,解除了使用者的后顾之忧。
业内专家介绍,应急产业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发展应急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分别专门针对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方面作出了系列规划,并确定了专项研究项目,以促进行业发展。
据了解,从最初的柴油发电机配套起家的三业科技,13年来,始终坚持以设备的智能控制为方向,执著于“智能铸就安全”的企业理念,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逐步掌握了国际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并以“智能柴油机消防给水设备”的产品研发为切入点,自主研发出控制模块、控制总成、机组总成等三大类型、12个系列、近100个品种的创新产品。
目前,三业科技拥有自主研发成果申请并已被受理的技术专利34项,其中授权23项,位列同行首位。
这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的同时,也为三业人创建一流品牌创造了先决条件,其原创技术及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广泛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谈及应急装备的研发,一位同行的遭遇令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明下定决心,一定为国家研发出世界上最好的应急装备。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位同行在地震发生后调了一批库存的全新发电机组赶赴灾区,但由于机组配置的启动蓄电池因储存时间长而失效,导致到达现场的装备无法派上用场。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郑明深感创新一种抢险救灾专用装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严谨的科学论证后,三业人将应急装备研发列为主攻方向,针对当下抢险救灾的装备适用度低的缺陷,延伸军用装备的设计理念,创新研发多种具有免维护、结构简约、可靠性高、功能强大的专业用于抢险救灾的水泵和发电作业的移动装备。
经过近4年的摸索,2012年初,三业人在国内外率先成功研制出三款专用于应急抢险的装备:同轴驱动水泵、发电双功能免维护挂车;体积最小、流量最大、免维护排污泵挂车;效率高、体积小、免维护发电挂车。
去年7月25日,郑明接到广东采联采购招标有限公司发来的通知书:经招标领导小组批准,确定三业为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2012年第一季度防汛物资采购项目的中标单位。
此次中标项目当中的三台柴油机水泵拖挂车,首次采用风冷发动机、机械储能起动装置的配置方式,标志着由三业科技研发的抢险救灾专用设备的配置理念开始被政府的“三防”部门认同和接受。
领先源于坚持创新
尽管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应急产品作为应急管理的物质基础,不仅这个新概念对于国人来说还比较生疏,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急装备的技术手段落后仍十分明显,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应急装备行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对于这一点,三业人有着深刻的体会。
这几年,随着三业科技在业内知名度不断提高,模仿者甚至造假者也随之涌现,不停的骚扰让郑明颇感困惑。可他仍强调,应急抗灾抢险设备不同于日常用品,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必须在关键时刻发挥严格的安全保障作用。
因此,坚持产品智能化,一直是三业人不懈的追求。郑明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把造假者甩到身后,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三业人眼里,创新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目前,作为国内唯一拥有智能控制核心技术成套柴油机水泵设备的企业,三业人更多关注的是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多年的创新实践,让他们对这个行业有着与同行不一样的认识,甚至于客户的产品使用准则也由三业人来指导完成。
郑明认为,现代安全保障领域应用的柴油机拖动设备所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的研究,除了柴油机的自动启动外,还必须包括整体设备的有效起动、安全而持续地运行,在动态下确保给水质量和充分满足设计要求等诸多技术要求。
与应急装备配套研发的超级蓄电池,也是三业人的专利产品。据介绍,当内燃机配用的铅酸蓄电池失效而无法实施启动时,该产品是一种能通过快速储能后向内燃机提供启动电源的装置。
目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设备主要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启动电源,因受使用寿命、存放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导致铅酸蓄电池储量降低或内阻过大而失效,从而无法正常实施启动。同时,由于这些因素的难以预测和控制,内燃机无法启动的情况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特别是当用于消防、抢险救灾、军事、通讯等领域的装备,或体积庞大的工程机械碰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业科技总工郑浩介绍,三业超级蓄电池由超低内阻的超级电容与特殊设计的恒流/恒压快速充电装置组成,具有快速充电、大电流放电、内阻低、循环寿命达10万次以上等优势。当内燃机配用的铅酸蓄电池容量较少或内阻很大,甚至完全没有储能时,它可以通过市电充电或并联内阻较大但仍有足够剩余储能的蓄电池进行能量转移,然后启动主机设备。它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进行启动作业或长期低温(-40℃~50℃)的环境。如将它与铅酸蓄电池设计为并联配置模式,可以大大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客户带来安全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