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消耗最多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水资源减少,污染加剧,危机人类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1972年,联合国就发出警告:“水,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的水环境目前面临着3个严重的问题: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
中国的水体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水,农药,生活污水以及各种固,气体等废弃物排放所造成。工业污染指数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几十倍。
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235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40立方米的26.6%,在联合国公布的149个国家中排在109位,是世界13个贫水的国家之一。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了每年的北方干旱和南方的洪涝灾害。而投资不足和过度开采也使干旱和水涝更为频繁和严重,每年因灾造成的损失几百亿元。
应用背景
信息是防汛抗旱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地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依据。无人机系统对雨情、水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利于充分发挥已建工程设施的效能。
应用方向
水资源的调查,水域覆盖面积调查,水资源用地信息管理,水利巡查,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灾情定损,水文情况监测,污染监测,水库周围环境监测。
传统的解决办法一般产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调查,勘查人员携带相机从高处向河流拍照、乘船的方式对水资源面积调查。
第一:无法快速精确的执行勘测测量。
第二:人工勘测调查缓慢。
无人机自身优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载荷丰富、任务用途广泛、起飞降落对环境的要求低、自主飞行。
水力资源调查优势:提高了水利资源调查小组户外调查办事效率,快速准确的为水利资源面积、水利地理信息、和后期制作水利巡查成图提供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当洪涝灾害发生后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军方利用有人直升飞机在受灾上空进行航拍监控、以及拍摄洪水覆盖面积;当遇到大面积干旱缺水的灾害,定损工作一般产取人工定损方式,定损作业效率缓慢;大型水库划分禁止游泳区警戒的办法通常是以人工坐船的方式进行水深划分,没有鸟瞰图进行具体详细的划分。
第一:当洪涝灾害发生时无法快速应急。
第二:人工拍照角度没有鸟瞰图立体。
第三:定损面积大,人工作业缓慢。
无人机自身优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载荷丰富、任务用途广泛、起飞降落对环境的要求低、自主飞行。
无人机应急调查优势:提高了处理紧急预警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办事效率,快速准确的为受灾地区进行航拍、定损;为救援人员提供宝贵的搜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