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丙烯腈-常见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手册编制大纲
品名:丙烯腈
1 事故处置原则及处置方案
1.1 理化特性
1)沸点:
2)闪点:
3)燃烧性:
4)爆炸极限:
5)相对密度(水=1):
6)相对密度(空气=1):
7)毒类:剧毒
8)外观与性状:
9)溶解性:
10)禁忌物:
1.2 处置原则及要点
1.2.1 潜在危害
①高度可燃:加热、火花或明火可以点燃本品。
②遇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③蒸气扩散遇火源可引起回燃,蒸气比空气重,一般沿地面扩散,积聚在较低或封闭的区域(如下水道、地下室、罐内)。蒸气在室内、室外或下水道,都有爆炸的危险。
④在加热或燃烧时可形成爆炸性聚合物,有爆炸的危险。
⑤逸散到下水道的泄漏物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加热盛有本品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⑥吸入、吞服或通过皮肤吸收可以致命。
1.2.2 公众安全
如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首先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立即将溢出或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 m。
1.2.3 现场疏散
根据泄漏量的大小决定现场疏散距离。如果贮罐、槽罐车发生火灾,一开始可考虑四周隔离 m。
1.2.4 应急措施
⑴小火
用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水或抗溶性泡沫灭火。
⑵大火
①用水喷、雾状水或使用抗溶性泡沫灭火。
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把盛有本品的容器运离燃烧现场。
③筑堤收容消防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⑶贮罐、槽罐车着火
①灭火时要与火源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或者用遥控的水枪或水炮。
②使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到火完全熄灭。
③如果容器变色,要迅速撤离。
④切记远离被大火中被火吞没的容器。
⑤对于燃烧剧烈的大火,使用遥控的水枪或水炮。如果没有该类设备,应撤离燃烧现场,让其自行燃尽。
2)泄漏
①消除所有引火源(在泄漏区附近,严禁吸烟、闪光、火花或其他任何形式明火)。
②不要接触或穿越泄漏物。
③防止其进入排水沟、下水道、地下室或其他封闭区域。
④用泡沫抑制蒸气的生成。
⑤小泄漏可用干土、砂子或其他不燃物质吸收或覆盖,然后转移到容器中待处理。处理时应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被吸收的泄漏物。
⑥大泄漏则在泄漏液体周围筑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