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消防官兵伤亡的主观原因
从近年来消防官兵伤亡案例的分析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与灭火救援基础工作欠缺有关,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对辖区整体情况掌握不够全面。日常制定灭火作战预案只针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且每年真正结合实际变化修订预案的少,同时,对辖区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排查研究不及时,缺乏严谨而准确的重大危险源评估,对作战对象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二是火情侦查不够仔细、不够全面。少数指挥员轻视火情侦查,对灭火战斗重视不够,认为一般火灾不需要仔细侦查,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针对大型火场,连续侦查能力不足,不能随着火势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侦查,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三是情况不明,贸然进入处置现场。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个别指挥员在未充分了解现场情况的前提下,贸然下令进入现场实施救人,极易致使消防官兵伤亡。四是部分指挥员经验不足,采取的技战术不得当。少数刚下队学员干部刚刚走出校园到基层中队任职,虽然有一定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但火场形势复杂多变,对于缺乏火场实战经验的学员干部来说,在制定、实施灭火技战术方面还需要慎之又慎。五是安全防护不到位。随着打造消防铁军活动的深入开展,个人防护装备得到了量和质的飞跃,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有少数官兵因安全防护思想淡薄或其他因素,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官兵火场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佩戴不到位、安全保护不到位等情况,增加了官兵受伤的风险。六是未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置。纵观各类伤亡事故,8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违反了操作规程而导致的,如带电作业、警戒不到位、防护不到位、超速行驶等多方面因素。七是战训工作基础薄弱,灭火救援实操训练针对性不强。八是安全训练不够,部分官兵应急避险能力不强。
3 对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安全对策的思考
3.1 强本固基,狠抓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基础工作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灭火救援的基础工作是掌握灭火救援主动权,提升制胜能力的重要先决条件,我们应狠抓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基础工作,牢固树立主业意识,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结合实战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深化、细化“六熟悉”工作。执勤中队应加大辖区情况熟悉的力度,不仅使官兵牢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各类情况,还应当督促官兵了解和掌握辖区非重点单位、特殊类型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辖区主要灾害事故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二是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制定、修订、完善好灭火救援和各类灾害事故类型预案。结合消防部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辖区中队调查研究力度,切实查找新规律新特点,修订完善灭火救援和各类灾害事故类型预案,加大对灭火救援预案的抽查力度,采取“看实地、查预案”的办法,严把预案制定修订关,坚决杜绝“预案入柜,多年不变”现象的出现。三是加强和改进组训方式,不断提高官兵应急避险能力。在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各级消防部队建立灭火和应急救援学习研讨组,做好一般和典型灾害事故救援工作的战评工作,分析研判经验做法和事故教训,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对策。对大型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要通过以战促战的方式,尽可能的多调集中队参战、评战,积累实战经验。要进一步改进组训方式,开展防热气流训练、防坍塌训练、防轰然训练、防上空物体坠落训练、防踏空坠落训练、防触电训练、防爆炸训练、进攻和掩护训练、撤退训练等安全防护专业训练,进一步提升指战员驾驭复杂救援现场的能力,提升指战员应急避险能力.
3.2 突出重点,狠抓灾情侦查,全面提升指挥决策质量
灾情侦查是消防部队成功扑救火灾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灾情侦查质量直接关系到参战官兵的生命安全。提升灾情侦查质量,要从两个方面很下功夫。一是指战员要牢固树立灾情不清,绝不贸然进攻的观念。不论灾害事故大小,指战员都要重视灾情侦查,慎重对待每一场战斗。二是要将灾情侦查贯穿于战斗的全过程,确保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时效性。同时,参战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做到在处置中侦查,在侦查下指导处置工作,加强灾情变化情况的反馈协同,避免指挥员因视野受限等因素造成指挥失当.
3.3 找准切入点,狠抓灾害事故现场安全管理
消防部队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支现役部队,抢救人员生命是消防部队进行灭火救援的第一目标。广大参战指战员要牢固树立生命优先的救援理念,只有在自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履职。在树立生命优先的灭火救援理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狠抓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理。一是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参战官兵必须严格按照个人防护要求佩戴相应装备。如遇特殊情况,在到场第一时间必须提高防护等级。坚决克服麻痹大意和随意性的思想,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二是科学合理运用技战术。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过程中最常采用内攻近战。但内攻近战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内攻坚战不仅对指挥员综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对内攻参战人员身体、心理、业务素质的严峻考验。因此,在拟组织内攻近战前,一定要做好火情侦查工作,选择精干人员组成攻坚组,配备精良装备,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树立撤退意识,破除撤退等于逃跑的陈旧观念。同时现场指挥员要确立进攻、防守、转移一体化指挥意识,要将三者科学有机结合,综合通盘考虑问题。在战术运用、技术措施方面要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灵活运用灭火战斗方法,更新作战形式。三是严格落实训练、勤务规程。近年来,消防局和各总队、支队、大队纷纷出台了《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灭火救援行动规程、攻坚组训练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度执行落实,自觉规范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行动过程中的行为,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救援过程中消防官兵的伤亡。(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