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警调度
(一)接警
1、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氨气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扩散范围、人员伤亡或遇险等情况。
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
3、指挥中心要将警情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
(二)力量调集
1、消防队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按照出动计划、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处置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到场。
2、车辆装备
视情调集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水罐、高喷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炮、水幕发生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输转、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
3、社会力量
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四、组织指挥(一)成立由政府领导和社会相关部门参加的抢险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二)消防救援的组织指挥由到场的消防部队最高领导担任。两个以上大队参战时,总队指挥员未到场时,实行属地指挥。(三)按照火场通讯有关规定及时建立现场无线通信网络,保证现场通讯畅通。(四)利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进行计算并确定灾情波及范围、疏散方向、划定警戒区等。
五、消防部队在处置氨泄漏过程中的处置措施
(一)接警出动
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质的载体、是否发生燃烧爆炸、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力量调集时,在保证现场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少而精,及时调出救援所需的防化车、抢险救援车等特种装备,并要求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
(二)个人防护
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防止氨气侵入人体;进入低温泄漏场所的人员要穿防寒服,要争取“快进快出”,减少滞留时间,防止发生冻伤。
(三)现场询情
消防人员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有无人员被困;泄漏的部位,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大小;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或倒罐等措施;若是储罐区,应弄清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等情况。
(四)侦察检测
查明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确定进攻路线、阵地。
(五)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根据检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六)疏散救生
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救至安全区域;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现场急救;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七)排除险情
1.禁绝火源。 视情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2.稀释降毒。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但不宜使用直流水。要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3.驱散气体。漏出的氨会形成蒸汽云,室内会扩散在建构筑物的上空,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向地面和空中喷雾,转移氨气的飘流方向和飘散高度,还可使用移动排烟机送风配合施救行动;室内还要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驱散、稀释飘浮的气云;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如果有蒸气管线条件的,可接出蒸气管道施放蒸气来稀释泄漏的气体。
4.关阀断源。生产装置发生氨泄漏,应由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情况的人员负责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消防人员负责出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
5.倒罐转移。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液氨倒入其它容器或储罐。
6.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阀门损坏,发生泄漏,又无堵漏器具,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稀酸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但要防止流入其他河流造成水污染。
7.化学中和。储罐或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酸性物质向罐体或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液氨导至酸性溶液中,使其中和,形成无害或微毒废水。
8.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对事故现场内能够与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氟、氯等化学物品,能够转移的立即转移,难以转移的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引起爆炸。
9.器具堵漏。管道壁发生泄漏,且泄漏点在阀门以前或阀门损坏,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袋等器具实施封堵。微孔跑冒滴漏可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方法堵漏;罐壁撕裂发生泄漏,可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带压管道泄漏,可用**式充气堵漏带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实施内外堵漏;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门的阀门堵漏工具(组)实施堵漏。
10.输转。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和转移方法排除险情。在罐区,有倒罐条件的应及早进行。可移动的槽车等发生泄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转移到具有倒罐条件的地方进行。倒罐、转移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八)现场急救
将抢救出来的遇险中毒人员,经洗消后立即交由医务救护部门进行现场急救,经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九)洗消处理
1.场地洗消
根据液氨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洗消:化学消毒法。即用稀盐等酸性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毒物性质,成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转移处理;对污染空气可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暂时封闭,依靠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通风等使毒气消失;也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2.器材洗消
凡是进入染毒区内的车辆、器材都必须进行洗消。
3.人员洗消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凡是进入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要进行洗消。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15分钟。
(十)清理移交
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