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专家:灾害舆情冷热循环 安全文化课需恶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核心提示: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专家钟开斌将这种灾害舆情称之为“冷热循环”:灾害前,缺乏灾害意识,少有人关注(自救方法等),灾害后,则迅速升温,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一段时间后渐趋淡忘。当下一次灾难来临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美国国民有25%接受过急救培训,东京是15%,中国香港是10%。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是0.6%,2008年通过政府推动达到1.6%,而这一比率在中国各城市中已经是最高的。

首都的一场暴雨令防灾救灾知识成为近来的舆论热点,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自救手册、攻略、宝典,传统媒体也向社会普及灾难中简单实用的逃生方法,微博上一个用汽车头枕撬开车窗的视频受到网友热烈的追捧,短短一天就被转发几万次,甚至还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验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准备几件必需的自救工具是多么地重要,于是,购物网站上,急救包、安全锤、救生衣之类物品的销售量井喷式地增长。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如何避震、逃生曾备受关注;2010年上海那场罕见的大火后,怎么预防火灾以及在火灾中保护自己,也是一个时期内的焦点话题。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专家钟开斌将这种灾害舆情称之为“冷热循环”:灾害前,缺乏灾害意识,少有人关注(自救方法等),灾害后,则迅速升温,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一段时间后渐趋淡忘。当下一次灾难来临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钟开斌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指出,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安全文化和忧患意识的缺乏,唯有建立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灾害救助制度,让自救互救的安全意识真正在社会生根发芽,才能全面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减少和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

致命的错误

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句著名的古谚在中国经常被引用,不过,在现实中,这样的忠告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防灾自救训练的落后就是最新的一例。

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何辉最近在谈及这一话题时感叹,类似的悲剧常常一次又一次上演。他说,我们的“健忘”,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顽疾。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一次次重蹈覆辙?

缺乏有效应对灾害的安全文化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表示,最主要的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欠缺,“我们应该将公共安全提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从而将城市公共安全定位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他说。

金磊进一步解释,城市公众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责任心。据本刊了解,早在2006年,北京市政府就印制了《首都市民防灾应急手册》,免费向市民发放。但这本《手册》中向公众宣传的还是一些“初级的防灾应急知识”,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方面,对公众的教育还远远不够。

北京市急救中心高级急救导师陈志提供的数据显示,从急救普及率上来说,美国国民有25%接受过急救培训,东京是15%,中国香港是10%。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是0.6%,2008年通过政府推动达到1.6%,而这一比率在中国各城市中已经是最高的。

从政府层面观察,“非典”之后,政府在自身如何提高应急技能方面提高较快,但是,在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培养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实际上,政府在灾难救援中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责任,直接的结果就是政府单打独斗、单枪匹马、大包大揽,没有很好地树立多元责任的主体意识。”钟开斌表示。

由此,一方面,政府管的事过多,往往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公民主动积极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也没有培养起来。

钟开斌对此深有感触。他对汶川地震灾区做过一个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灾害自救领域,有些方面汶川还不如其他未发生地震的地区,他通过深入的访谈了解到,灾区不少群众形成依赖心理,主动意识薄弱。

此外,中国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在灾害中自我学习、自我积累、自我提高的良性机制。“我担心这次北京暴雨,现在还很热,再过一段时间,注意力转移了,意识和技能可能又下降了。”钟开斌表示。

还有一点则是中国社会民间志愿者组织的相对滞后。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志愿者救助活动已成为灾害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各地近3万个民间组织第一时间就开始行动,拥有包括广泛号召募捐、建立网络合作机制、协调捐助物资和调动志愿者等一整套的救援方案。

在其志愿者库中,有心理援助、现场急救、物资调配、医生等各类专业人才。总部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全面协调志愿者的路线图。

与之相比,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民间救援组织发展较慢,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灾难发生后,老百姓基本上是散兵游勇,或一小拨人开展救援,无法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组织把公众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志愿者专业化程度较低。

危险的误区

在钟开斌看来,要走出这一怪圈,首先要走出认识上的诸多误区。

首先一点是意识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不是突击式地培养,也不可能靠一时的热情完成,它需要持续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功夫要下在平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一种终身教育和训练。

何辉也指出,防灾与自救,其实包含很多专业技能,没有专业辅导,普通人很难掌握其中诀窍,掌握系统的防灾自救知识与技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是绝不可能靠一时的热乎劲就能做好的。”他说。

进一步而言,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是减少灾害损失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其次,很多人都认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忧患意识。往往是灾难发生之后方才后悔。

对此,何辉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例指出,很多地方,防灾训练与教育流于形式,组织单位只是选个日子、贴贴通知,人们爱去不去,自己也不太重视,而遇到灾情时,很多人手足无措,乱得像无头苍蝇。

再有,防灾自救中的木桶原理,总是被忽视。灾害发生概率的大小、损失的多少、救援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我们工作中的薄弱部分,也就是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无论其他环节做得多么完美,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受访专家指出,目前很多灾害往往都是发生在管理最为薄弱,隐患最多又得不到治理的单位、场所,譬如,地下商场、网吧等场所,并且又经常是那些最没有安全准备和安全意识以及自救技能的人群遭受伤害。

不容迟缓的改革

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下灾害自救互救的现状,还需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

受访专家建议,首先要推进全社会关于自救互救应急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安全自救意识真正在全社会生根发芽。钟开斌建议,可以考虑将防灾自救等知识和技能作为大中小学的一个必修课以及企业、政府公务员的必备培训内容,以切实提升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

其二,灾害应急演练要进一步加强,并将之与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受访专家认为,演练是最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方式,有专家进一步指出,现实中的演练模式需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即从自我展示型的演练转变为发现问题的演练。重点是从演练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改进工作,而不是侧重于展示装备、反应速度等。

其三,建立和完善灾害评估学习机制。受访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缺乏一个完善的自我评估、自我调查、自我学习的机制。“灾害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要从中发现问题,全面改进。”钟开斌说。

目前,政府对于灾害救助,虽有一定反思,但远远不够。一位受访专家对本刊记者表示,我们的评估或者说“反思”基本是:总结经验多,汲取教训少,自我评估多,外部评估少,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相比之下,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每次重大灾难之后,一定是组织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调查,认真细致全面地进行评估。目的除了是追究相关责任人,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美国白宫、众议院等机构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经过数月的详细调查,先后发布调查报告。

白宫的调查指出,缺乏计划、组织和领导不力以及灾难应急反应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等是导致联邦政府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救援失误的主要原因。报告警告,政府在这次灾难中有17个教训需要汲取,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多达125条改进政府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议。

而众议院的调查报告则对众多政府机构和高官在风灾到来前后准备、组织、协调、反应不力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前署长布朗不得不引咎辞职。

其四,大力鼓励、发展民间志愿者救助组织,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承担起灾害管理应有的责任。

其五,政府要转变观念,形成一个新的氛围,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公民在防灾救灾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一套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救援制度。□文/记者李绍飞

 
关键词:

  • 下一篇: 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上一篇: 国家应急救援中心情定三一起重机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