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人员的集中,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如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往往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对此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3亿,大量人口聚集在区域面积相对较小的城镇内。另外,随着城镇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其社会经济总量也随之剧增。所以,在我国人口、财富以及各种信息的集聚地,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将造成重大损失。其灾害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次生灾害连发、社会影响广泛,不安全感从灾区民众向一般民众扩散,震后灾民难以释放心理恐惧与创伤,若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势必造成更加不可想象的惨重损失,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消防部队的战斗力,提高消防部队对此类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为广大灾区人民提供更有力的应急救援服务,就逐渐成为我消防部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公安消防部队得以有效提高战斗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思想上认识到公安消防部队在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时,必须发挥应急救援尖刀骨干作用
实践证明,在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总会有一支队伍在关键时候发挥着骨干的、主导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成败。
以5.12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为例,全国出动陆军,武警,空军地勤,民兵预备役等部队共计14万人。其中,公安部从全国紧急调集1.3万余名消防官兵奔赴灾区。据统计,全国消防部队在四川灾区共转移解救被困群众52554人,搜救被埋压群众8352人,其中生还1721人,成为救援生存率最高的一支队伍。从汶川抗震来看,消防部队作为一支专业化的抢险救援尖兵部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此次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主力军。在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时,消防部队相较于其他队伍拥有以下几点优势:
1、组织管理体系完备,地域分布广,反应机制迅速。消防部队是政府直接领导的一支军事化的常备救援队伍,有上至国家下至市、县(区)的完善指挥体系,相对其他救援力量具有组织完善、布点密集、昼夜执勤战备、通讯网络现代化、熟悉城市社区情况等优势和特点。遇到危急任务时,政府可以直接指挥和快速调动,能够保证就近、就快的赶赴现场,为抢险救援工作取得宝贵时间。
2、抢险救援装备先进,种类相对齐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普遍得到了改善,举高、防化洗消、排烟、照明等特种消防车辆和破拆、堵漏、防化、侦检、热像和生命探测仪等适用于各种抢险救援场合的装备器材的配备,为消防部队承担抢险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社会应急救援经验丰富。消防官兵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灭火和抢险救灾经验,探索出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抢险救援行动高效、快捷。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队结合实际情况,在进行灭火训练的同时,认真研究各类灾害事故的规律、特点及处置对策,并积极开展了井下抢险、水难救援、高空救人、建筑物倒塌抢险以及化学危险品泄漏防霉排爆等项目的训练和实地作战,抢险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4、人民群众信任消防部队。在历次重大灾害的处置中,消防部队总是救援力量的主力军,各地也加大了消防部队参与社会救援事例的宣传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群众遇到危险后,总是先想起消防。正是由于以上几点原因,公安消防部队相较于其他救援队伍,在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时,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发挥应急救援尖刀骨干作用,才能不辜负全国人民对我消防部队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