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提高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13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公安机关预警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已成为公安机关维护公共安全的内在要求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应安网讯:当前,面对交织在一起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公安机关应对和处置诸如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也面临着更多要求和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公安机关预警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已成为公安机关维护公共安全的内在要求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要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意识。公安机关和民警不能因当前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而麻痹大意,要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监管,及时发现掌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在思想、预案、警力、装备等方面充分准备,做到未雨绸缪。首先,理清思路,认清形势。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潜伏着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公安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从实战需求和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做好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其次,在应急反应机制建设中,全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在原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完善公安机关应急预案。组织治安民警、防暴队员、巡防队员开展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处置好。

三是健全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机制。要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接警后,对一般突发事件,辖区派出所及交通管理部门要组织警力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进行处置、开展救援。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严格按照相关预案要求,打破部门警种界限,及时指挥、调度各方警力和相关单位快速处置,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维持社会治安的能力。

四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结合公安机关“大情报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建立社会安全隐患数据库和风险隐患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健全警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信息传输等系统,推进警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在应急指挥和处置中的应用,强化信息主导作用。指挥中心按照“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通过分析研判,做到既有量的分析,又有质的判断,准确把握和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实现提前预警。

五是加大应急保障投入。公安机关要加强交通通讯、现场取证、处置器材、救援设施等装备建设,确保应急工作在装备上有充足的保障。

六是强化值班备勤。值班领导及民警要尽心尽责、按时上班、在岗在位、规范着装。其他未值班民警离岗期间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指挥中心实行领导负责制、领导带班制,确保警情传递、指挥决策、警力调动快速、及时、准确、高效。

七是积极推进社会联动工作。要高度重视社会联动单位在应急处突反应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密切与联动单位的合作和配合,建立合成处置机制,确保地方平安稳定。

 
关键词: 应急处突

  • 下一篇: 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 上一篇: 瑞琦林格中标2013年公安部自动车底检查系统采购项目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