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浅析抢险救援心理应激行为辅导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19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
核心提示:近年来,抢险救援心理辅导的发展逐渐凸显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抢险救援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大。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抢险救援任务迅速增多,范围不断扩宽。

一、抢险救援心理辅导现状

当前,消防部队在部队管理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心理学知识,特别在作为部队管理的重点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更为普遍。但是,与其他部队相比,消防部队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在日常执勤训练中的应用还相对滞后,理论性、系统性、主动性还不够强,对部队管理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的强大促进功能还远未发挥出来。近年来,抢险救援心理辅导的发展逐渐凸显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抢险救援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大。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抢险救援任务迅速增多,范围不断扩宽。举例来说:2012全国道路、桥梁坍塌事故频发,与10前相比增加了一倍多,同时水上、山地救援压力不断增大,特殊交通工具事故也偶有发生;另一方面,抢险救援心理辅导方法单一落后。基层心理辅导人员辅导方法大多是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近几年,总队、支队几乎没有组织进行专业、科学的心理辅导培训,每年所招收的心理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人数太少根本不能起到带动提高整体心理辅导水平的作用。

一方面,消防官兵在抢险救援中长时间暴露在鲜血飞溅、尸体残缺等应激水平高的工作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心理辅导人员缺乏专业科学的辅导知识,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官兵因抢险救援积累的负面情绪,导致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积压、累积。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问题必然会大量产生。

二、抢险救援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承接的抢险救援任务不断增多,任务性质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的扩展。而消防部队心理辅导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效果欠佳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虽然上级领导部门多次要求各大队、中队必须建立心理治疗室,但是仍有部分偏远县城大、中队配备不健全。管理不合理:大、中队配备的心理辅导员掌握的心理治疗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心理治疗的需求,加之部队干部调动频繁,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长时间从事同一个岗位。根据本人调查访问所得,全省各个支队基层干部平均约在三年完成一次新老交替,基本上一个心理干部在基层真正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不超过两年。运行机制不科学:由于消防部队工作任务繁重,几乎所有的心理辅导人员同时兼任中队、大队其他职务,对基层官兵的心理掌控能力低下,不能切实了解到官兵的心理状态。

2、人才缺乏。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强,细致入微的工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任务繁重,组织长时间的培训可行性较低。本人从1997年从事消防工作,在长达15年的工作过程中,全国各个总队几乎没有组织过一次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同时,消防部队培养出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也面临这升迁、调任、转业等情况,不可能长时间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外聘的专业人士不可能将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消防部队中来,对日常的消防官兵心理辅导影响极小,不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内部干部培养困难,外部专家作用有限,这是制约当前消防部队心理辅导人才缺乏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3、缺乏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消防部队心理辅导只有在部分官兵发生明显的心理变化的时候才会被重视起来,更多的时候只是被闲置,缺乏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对于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应有的预见性,缺乏对整体心理变化的敏感性。

4、适应能力较差。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消防官兵也不能幸免。然而消防部队的心理辅导方法仅仅是指导者凭借自己工作经验而总结的有很大局限性的方法,缺乏抽象出来的,具有理论性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许可以很好的解决某一种问题,但面对其他问题却束手无策,往往还会有负面的作用。

三、抢险救援影响官兵心理的具体表现

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发现心理问题,虽然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只要我们注意细节,用心观察,一定可以发现表现。具体来说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反应:那些重大灾难,极度残酷的抢险救援场面,对消防官兵的心理影响非常大,长时间处在此类应激性高的环境中会改变一些人固有的观念甚至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绝望、夸大、绝对化、失去生活的兴趣等心理反应。残酷的抢险救援现场会普遍给所有人一种特殊的强烈的心理体验:闪回。具体来说就是现场情形不断回想,不受控制的回想。当然受过严格训练的消防官兵不会轻易出严重的闪回现象,但是长时间从事此类应激性高的工作,累计起来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严重闪回及其他严重心理疾病情况并不少见。

2、行为表现。心理问题行为表现具体体现在:过度沉默、独处不交谈、社交退缩、不参加集体活动、兴趣爱好范围变窄、容易自责或自责他人、持续性的警觉反应、过分的惊跳反应、自杀行为。此类现象最容易被人察觉,也是发现心理问题、治疗心理问题应该高度重视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3、身体表现。身体表现是最难发现、辨别的一种心理问题的体现,极易与疾病、伤痛夹杂一起。具体表现有:入睡困难、体重减轻 、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头疼恶心、手脚发凉。

 
关键词: 应急救援

  • 下一篇: 惠州“十二五”拟投3亿组建海上应急救援队
  • 上一篇: 陕西“十二五”投资25亿 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