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如何做好救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03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充分认清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分析探讨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是当前消防部队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基层部队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现代化部队,担负着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和重大活动现场保卫等任务,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基层部队每年都有伤亡事故发生,这些伤亡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执勤作战中造成的。官兵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使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而且给伤亡官兵的家庭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充分认清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分析探讨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发生,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是当前消防部队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基层部队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灭火救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主客观方面的三个因素:人的行为、物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其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占主导地位。

(一)主观方面:人为因素

1、现场情况不明

灭火救援事故现场复杂多变,大多数无规律可言,使得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判断,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火情侦察开展得不细致。火情侦查是灭火救援行动的关键环节,有的指挥员火情侦察意识淡薄,不侦察就冒然进入火场或者凭主观判断部署战斗行动;有的指挥员到场后,受现场紧张形势感染,救人、灭火心切,未进行侦察就立即展开灭火战斗行动,在灭火救援中造成伤亡事故。二是单位情况不够熟悉。中队对辖区六熟悉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熟悉和演练,有的中队辖区情况熟悉只是针对重点单位,而忽略了一般单位和建筑的情况熟悉,使得很多消防员的伤亡事故出现在一般单位和建筑火灾上。三是预案制定与实战脱节。有些指挥员在制定、修订灭火救援作战预案过程中,对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单位的内部布局、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火灾危险性等情况了解的不彻底,演练也只是走马观花,不注意实效。

2、防护措施不落实

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是灭火救援现场保护作战人员安全的最基本要求,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基层中队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消防部队在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使用上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是无装备可用。个别地方缺乏对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重要性的认识,投资少、补充慢,配备标准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使战斗员火场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有装备不能用。有些购置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不符合标准,质量差。在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也有些单位对装备使用管理制度不落实,人为造成短缺;更有的害怕训练损坏器材装备,装备器材购进后,束之高阁,刀枪入库,不能保证投入正常的战备执勤。三是有装备不愿用。有的害怕训练损坏器材,装备器材购入后,干脆放到仓库藏起来,有领导来参观的时候才拿出来摆设。四是有装备不会用。随着各级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有些地方花大力气购买了进口的高精尖器材装备,但是,相关的培训工作却跟不上,说明书是全外文的,战士看不懂,不会用。五是有装备不能结合实际用。目前,基层中队的装备基本能够满足一般情况需要,但是缺乏对特殊装备的研究和效能测试,部分官兵死板的将装备理论参数用于实际灭火救援战斗中,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对于空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时间,白银消防支队进行了测试:型号(28Mpa)使用状态报警时间压力归零时间,德国巴固6.8L运动42min51min,美国MSA6.8L运动19min23min,上海宝压9L正常行走70min80min,负重登高29min35min,上海依格6.9L运动44min53min。

可以看出,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与气瓶的容量、生产厂家以及消防员的肺活量和使用时的运动状态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3、组织指挥不合理

实施正确的灭火组织指挥是灭火救援成败的关键。纵观当前各类火灾的扑救战例,很多伤亡事故大都与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不合理有关。一是指挥员缺乏经验。有些年轻的指挥员勇敢顽强,但专业知识积累不够,缺乏实战经验,有时可能会因为采取措施不当而造成官兵的伤亡。二是指挥员缺乏临机处置能力,安全管理不到位。有些指挥员不能正确处理进攻与撤退的关系,战斗中盲目冒险进攻,不能根据火场情况适时调整战斗部署。这些,反映了消防指挥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对现场情况判断有误、对事故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观察的少、考虑的少,以致意外事故突发时毫无准备。

(二)客观方面:物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火灾和抢险救援现场情况因事物和环境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从而给事故现场处置过程带来众多安全问题。

1、车辆出动事故多。在灭火救援往返途中,由于车辆带病出动、车速过快、精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行车路况不熟或开特权车、英雄车、道路狭窄、路面冻滑、超速、方向失灵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今年以来,全国消防部队通报的5起亡人事故中,就有4起是消防车辆接警出动往返途中发生的事故。

2、建筑物火灾中隐患较多。首先是建筑物中陷井多,主要的陷井是钢结构建筑易坍塌、泥墙易倒塌、空中掉落物多、消防电梯出现故障、室内竖井易导致人员误入等,尤其还有一些在建工程发生火灾,内部设施不健全,容易造成战斗员跌落。其次是火场“爆燃”危险大,当一个房间内充满着可燃气体或处于阴燃状态,在打开门窗的瞬间进入大量的空气,遇火源而发生爆燃,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甚至造成伤亡。此外,现场电器设施隐患多,在火场上应该考虑所有的电线和生活用的电气设备都是危险的,许多场合消防队用梯子或高空作业时,在电器设备火灾或电气设备附近灭火,由于接触电流而死伤。

3、爆炸泄漏等事故较多。在油罐储气罐等化危品事故中,油罐爆炸或沸溢伤害大。油罐发生火灾不仅速度快,燃烧猛,扑救难度大。期间,一是着火罐容易变形坍塌,邻近罐在高温辐射热作用下容易发生再次爆炸,液体流淌火如果处置方法不到位,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在扑救一些重油罐火灾过程中,它可能因为在大量灭火用水喷射或油罐底层水在高温作用下,达到沸腾程度转化为气体时,能突然发生沸溢与喷溅而导致人员伤亡。此外,化学危险品爆炸和泄漏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大敌”。爆炸发生之前,如果扑救人员不能撤离现场,就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二、灭火救援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学习和训练,提高指挥员综合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和灾害事故现场的复杂多变情况,各级指挥员、战斗员必须要加强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指挥水平。同时要通过模拟训练、战评教育、案例教育,借鉴各类火灾扑救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丰富指挥员的实战经验。

(二)严格制度,加强个人安全防护。要严格按照执勤战斗条令落实战备值班制度,确保执勤器材完整好用。特别是对空气呼吸器、方位灯、呼救器等个人防护器材要认真检查保养。接警出动时手套、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胶靴、头盔、披肩必须按制度要求随身携带;战斗员在进入火场前,要将战斗服和其他装备佩戴齐全,必要时要穿隔热服、避火服。在内功灭火中要严密组织,对进入地下室、危房、有毒区域及其它较危险场合内部的消防人员数量和活动时间必须严格控制。要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对长时间作业的战斗人员应适时更换,设置专职记录员,并利用通讯导向绳、消防员后场接收装置或者头骨式通信装置保持不间断的联系,随时掌握内部情况。

(三)扑救城镇及农村建筑物火灾时的安全防范。在城镇火灾,内部灭火时,要防止建筑物受热冷却后建筑承重能力下降,导致建筑物倒塌伤人。在登高射水灭火时,要有专人保护,水枪手必须跨坐窗台或梯档,并用水带挂钩固定水带,同时防止滑下或踩空,以保证水枪手安全。在屋面或楼板上行走时,如踩断瓦条或其他结构,身体正下坠时,要迅速将两臂向两边张开,这样有利于在下落的过程中因两臂的宽度搁住身体。而在扑救农村火灾时,由于农村居民家中易储藏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发生火灾后,有爆炸、产生毒气的危险,所以在火情侦察一定要细,要了解燃烧物和家中存放的物质。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一般比较低,在火灾中很容易倒塌,这就要求火场指挥和战斗员要注意观察火场变化,一旦发生建筑物倒塌的危险应立即撤退内攻人员,并设立警戒维护好火场秩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四)化学危险品泄漏及火灾处置时的安全防范。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时,要设立警戒区域,消除火源,检测浓度,官兵和装备要处于上风或侧风方向,避免官兵吸入中毒或皮肤接触中毒,处置完毕后对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在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火灾扑救中,观察员要时时观察罐体和火焰变化,当罐体发生颤动,火焰变白、增亮,或者沸喷性油品浓烟变淡,并发出“嘶嘶”呼叫声等沸溢、喷溅前兆时,指挥员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否则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五)交通事故救援的安全防范。交通事故分为一般性的交通事故和特殊性的化学危险品槽车翻车泄漏的交通事故。对于一般性的交通事故处置,消防官兵在对被困人员实施解救的同时,要时刻观察油箱的变化情况,如油箱泄漏或着火时,要消除周围火源,并对油箱进行冷却,防止油箱燃烧爆炸,造成参战官兵伤亡。同时,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参战官兵要特别注意对超载货物的安全防范,防止高空货物下落埋压人员,造成参战官兵伤亡。对于特殊性的化学危险品槽车翻车泄漏的交通事故,则按化学危险品泄漏及火灾处置时的要求加强参战官兵的个人安全防范。

(六)火灾搜残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控制火势后,还需扑灭残火及进一步搜索有无被困人员。在此过程中,消防员必须要有组织地深入,搜索人员数量要严格控制,以减少人员伤亡。同时,应注意观察周围情况,手要抓牢,脚要踩实,防止建筑物局部突然塌陷而造成人员伤亡。搜索过的房间、场所要有标记,避免重复搜救,耽误时间。 总之,火场的种类多种多样,没有一模一样的火场,也没有一模一样得处置方法,在灭火救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出发,加强人员、物和火场环境的管理。而事实上,一切悲剧在发生前,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种种迹象,只要我们平时在安全管理中引起高度重视,把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有些伤亡事故是可以做到有效遏制和避免。

 
关键词: 应急管理

  • 下一篇: 关于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上一篇: Keygoe系列多媒体交换机助力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