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各项功能基本符合建设目标,也达到了项目设计的要求,并在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毕竟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实战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更不能有用实战来提高应用技术系统水平的想法,应该在地震来了之前就做到准备充分、应对自如。经常性的地震应急演练,在演练中发现、查找问题并及时完善是熟练应用和充分发挥技术系统功能的必然途径。对技术系统的地震应急演练亦宜谋定而动,以效率和质量为先。为此,笔者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有如下思考。
一、技术系统演练方案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技术系统演练亦如是,好的演练方案是搞好演练活动的前提。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功能模块多,系统庞杂,涉及硬件、软件及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一次演练要多个层次、多个部门、多个场景协调联动,演练角色扮演、任务分配需要众多人员参加。因此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方案设计非常重要。
方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演练的目的和意义。一次演练涉及方方面面,动作很大,所以一定要追求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其次是要明确演练的内容。演练规模可大可小,演练内容可多可少,技术系统功能繁杂,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明确演练的内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要有演练的组织协调机构,这个非常重要,是演练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演练目的的保证。四是要细化演练角色,明确角色任务,这是演练出效果,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五是要有演练脚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六是要有总结的环节,这是落实演练成果,提高和改进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功效的重要一环。
二、技术系统演练流程
演练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随时为地震应急提供应急指挥音视频保障和文字、图件资料信息,充分发挥技术系统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作用。既然如此,就不必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地自创一套演练流程,应该按照技术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工作流程和应急响应工作流程进行即可。
三、技术系统演练考核重点
应该说技术系统的所有硬件操作程序和软件运行都是演练的重要内容。但演练的考核重点应放在指挥决策方面,这是地震应急指挥的关键。应该包括评估和决策模型本地化程度;提交的灾情报告文档、震区基本情况文档和初评估结果的情况;提交的辅助决策结果文档的情况;给出专题图,包括人口、经济、活动断裂、交通、次生灾害源、重点危险源、地形等的情况;制作专题图,包括地震烈度梯度图、调查点分布图、灾害分布图等的情况。同时,根据背景信息和设定的突发事件,提出决策建议方面也是演练考核的重点。
四、技术系统演练的特点
技术系统演练类似于地震应急桌面演练,都是想定演练,想定的依据就是假设发生一个需要启动技术系统的地震,设定背景和信息,根据应急工作流程进行演练。其特点:一是时间短。多则半天,少则几个小时。二是利用的场地小。在应急指挥大厅就可完成,必要时可以与预报中心、监测中心、地市地震局、野外现场联动,也可几个省指挥中心联动进行。三是节省资源。利用指挥技术系统的设备开展演练,不用动用车辆和应急设备等器材。四是推演内容全面。涉及技术系统软、硬件,指挥决策及为现场工作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撑等所有内容。五是演练形式灵活。参加单位可以是一个部门,可以是多个单位参加,可以是跨区域的联动,可以形成互动。参加人员没有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演练目的和内容制定不同的方案,想定不同的问题,注入不同的信息。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假想的地震现场环境,行动上不紧张,不具备可看性等。
五、技术系统演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技术系统演练的目的是熟练掌握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做好地震应急准备,不是工作检查,也不是工作考核。所以,开展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演练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演练的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做好准备,不是工作检查和考核。二是演练只是手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技术系统的功能和运行的好坏与系统设计和软硬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演练仅仅为技术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起辅助作用。三是演练确实是熟练掌握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各项功能和运行维护的好方法,但要适度,不能让演练成为日常工作的负担。四是演练是全体参与者共同的工作,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地震紧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维护工作任重道远。技术系统演练只是其运行维护、发挥其功能、提高其应用水平的手段之一,期望通过演练能发挥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