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间,一车间,你车间一楼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请确认是否发生氯气泄漏?”“报告领导,一车间一楼氯气缓冲罐发生泄漏,请立即救援!”昨天(19日)10:30左右,天津市津南区北方食品加工厂内,警报声响起,二三十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用毛巾捂着口鼻从厂内车间纷纷撤离。
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原来是津南区政府应急办与天津市安监局等众多部门组织的一次“液氯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参与这次大型演练的部门还有气象局、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等众多部门。记者现场看到,一车间发生氯气泄漏后,立即启动公司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指挥部的指令,车间工作人员迅速打开液碱喷淋系统,关闭大门。中控室值班人员立即拨打119、120。10:40左右,三辆红色的消防化学洗消车、泡沫车分别驶入厂区,身穿防化服的消防队员进厂排险。随后,疏散组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引导消防救援车辆,灭火组协助消防队员灭火,警戒组设立警戒线,协助公安消防支队做好外围警戒。
10:45,由津南区副区长吴爱民担任总指挥长、津南区安监局局长李晓峰、应急办主任邢金连为副指挥长的现场指挥部成立,并启动津南区应急预案四级响应,指挥权由企业移交至现场指挥部。在现场总指挥的命令下,消防队员立即抢救中毒人员,关阀堵漏,并利用水雾稀释泄漏氯气,安监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置意见。食品加工厂封闭所有厂区外部雨水排放口,防止污染水源向外部流散,造成次生灾害。卫生局派出的医务人员现场给轻度中毒者喝“可乐”饮料,稀释体内毒物。
气象局应急监控车对风向进行实时监测,环保局也对周边空气质量展开实时监测。并随时报告监测结果。根据风向监测,指挥部命令疏散上风方向1000米、下风方向1500米范围内所有企业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对此范围内街道路口实施警戒封闭,杜绝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
11:10,经清点人数,无人员死亡,只有两名人员中毒,无关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危险已排除,空气和水质检测合格,演习告终。
记者从市安监局应急处了解到,该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添加剂过程中,需要使用液氯罐,本市涉氯企业虽然不如涉氨企业多,但是氯气毒性更大,气味不算刺鼻,有隐蔽性,液氯呈现黄绿色,氯气中毒主要危害人体呼吸道,使人呼吸困难,导致肺炎,空气中每立方米3克的氯气就能危及生命。每年,不仅仅是安全月期间,本市危化企业、电力等部门都不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每一次演练大家都当作一次“真正的事故”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