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提升应急救援攻坚克难能力的几点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1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
核心提示:消防部队作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一支专业力量,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场所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提高部队攻坚克难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高层、地下、化工、船舶等特殊复杂火灾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危害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重大群死群伤火灾、化学危险品泄漏、交通事故、空难、强台风、泥流石、洪涝、台风、地震、海啸、建筑倒塌等,严重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稳定。消防部队作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一支专业力量,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场所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提高部队攻坚克难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特殊复杂火灾形势和重大突发事件特点

(一)特殊复杂火灾形势。

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分析。特殊复杂火灾时有发生,死伤人数居高不下,直接财产损失逐年上升。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公众聚集场所火灾9192起,造成306 人死亡,543人受伤,分别占全年各火灾总数的3.6%、11.9%和18.2%。尽管近几年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了消防安全的治理力度,但火灾仍然比较突出。

2、重点场所火灾趋势分析。高层、地下建筑及各类物资储存场所火灾日趋增多,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2012年,全国高层建筑共发生火灾19080起,死亡819人,受伤740人,直接财产损失23320万元,分别占火灾总数的7.6%、32%、24.9%和13.9%。地下建筑共发生火灾1360起,死亡122人,受伤100人,直接财产损失2084.4万元。

3、复杂火灾发生区域分析。重大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建成区,主要原因体现在:(1)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致灾因素多;(2)城市建筑以楼房为主,人员疏散比单层房屋困难;(3)城市人口密集,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为主要表现;(4)城市建筑发生火灾产生的烟气中,有毒成分含量高,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等。农村火灾较城市火灾相比,造成群死群伤可能性较小,一般表现为建筑物火灾烧毁程度高,受灾户数多,但人员伤亡少,直接财产损失低。

(二)重大突发事件特点。

1、突发性。突发公共事件有一个量变过程,但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态势和影响深度,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如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

2、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此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事件的独特性导致无章可循。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近百种之多,同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变化的趋势各不相同。如今年年初的猪流感疫情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始不断向全世界蔓延,造成的影响和恐慌是全世界性的。

3、偶然性。表现在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不确定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在事件面前无所适从,增强了恐慌感并扩大不安全感。如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十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4、恐怖性。当前,我国国内形势受到国际影响,敌对势力互相勾结,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严重的暴力犯罪日益突出。境内外社会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图谋策划暴力恐怖活动,有组织、有预谋地采取放毒、爆炸、制造重大交通事故或劫持人质等手段,危害社会、危害公众。

二、开展特殊复杂火灾和重大突发事件前瞻研究的过程、内容、方向

(一)前瞻研究过程。

1、选定研究对象。大方向为非典型性火灾或自然灾害事故,选择的研究对象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独立性,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单一类别,选择最复杂、最不利、最容易发生阶段变化、最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单体。如高层建筑火灾可研究在建类型;自然灾害事故以地震救援为例等。

2、预定研究方式。一是想定研究。想定研究中一定要结合最不利因素,不能按照一般的程序来走。现阶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大多只对水枪设置、分水阵地、供水线路等进行布置,难度止步于破拆、排烟、搜救、水源供给等,但在特殊复杂火灾的前瞻研究中,我们一定要提升层次,细化措施,考虑全面因素。以高层建筑火灾为例:火灾高发时间段,力量不能一次性调集充足怎么办?以地震救援为例:地震发生后出现大范围房屋倒塌和地面破坏怎么办?二是典型研究。特殊复杂火灾具有救援难度大、损失大、荷载大等特殊性,可以通过倒叙的方式分析典型火灾的非典型特点。火灾扑救没有完美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既要借鉴火灾扑救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做法,又要分析它的失败之处,还要设身处地模拟处置过程,更要深入研究火灾处置过程中他所具备的非典型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以化工火灾为例:热辐射大、无法靠近怎么办?轻质油挥发蒸汽、重质油发生沸溢怎么办等等?三是实地研究。即实地调研,要保证详细、准确、全面,同时检验预案。

3、进行评估分析。既要研究、又要论证,可以借鉴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按照部局新预案模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同时,通过对过程的追踪,实战实地训练和突发情况、预测变化等对处置程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4、呈现研究结果。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各类初战处置程序,在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突发情况的处置办法,确保研究成果普及化。

 

  • 下一篇: 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几点思考
  • 上一篇: 地震灾害事故如何科学救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