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十分困难
地震能够造成供水、交通以及通信等等生命工程的毁坏,同时大量的人员被埋或者失踪,消防与医疗救护等专业的救援部门自身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伴随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的泄漏等,各种的灾害交织在一起,造成局势十分的紧急,救援任务刻不容缓,但是力量又一时无法集结或者重整。
影响地震救援行动安全的因素
破坏结构在新的扰动下发生的二次坍塌
众所周知,坍塌的建筑物的稳定性往往决定了建筑物能否发生二次坍塌,从而影响着搜索与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如果建筑物十分的不稳定,就需要支撑与加固,进而影响到了救援行动的时间。除了应该考虑到坍塌建筑物的稳定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其相邻的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区域当中,一个坍塌的建筑物可能引起相邻的建筑物发生坍塌,这同样影响着救援人员的安全。
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救援队所要面对的是地震过一片狼藉的灾场环境,这个环境不光包含额大量震后破坏或者坍塌的建筑,同时还可能遇到山体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碎石流以及滚石等等的自然灾害。因为我国很多的城市都是山城,一部分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的。而这类建筑物在坍塌以后,附近的地形可能发生变化,不仅可能增加救援的难度,而且还威胁着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受灾地所处的海拔也是影响救援队员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西部的很多城市都在海拔几千米之上,倘若救援队员不能够适应高原的天气与气候,这将大大地降低了救援行动的连贯性与有效性[5]。
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如果灾害现场的危险物得不到合理正确的处置,则会产生更大的破坏。为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与危险物的探测和处置,应该在救援行动实施之前就进行,从而保证救援人员以及幸存者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建筑物里往往存在着许多易燃易爆的物品,比如学校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煤气罐以及工业建筑物当中的一部分原料等,都有发生泄漏、燃烧或者爆炸的可能,能够造成次生的灾害。在《美国联邦反应计划》当中,它将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作为了第10个支援的职能来进行描述的。这个职能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指的是石油、污染物、生物物质、特殊的化学物质以及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等。因此,在地震救援的行动当中,救援人员应该密切地注意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6]。
漏电、漏水和火灾以及现场挖掘产生的大量粉尘
在地震灾害之后,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主要是针对受困自坍塌建筑物里面的受灾者进行救援的。在救援行动的过程当中,建筑物里的电线漏电,水管破裂以及大量的粉尘都可能威胁救援人员以及幸存者的生命安全。
钢筋、瓦砾等尖锐物品的刺伤和划伤
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仅跟建筑物的构造方式紧密相关,同时与建筑物的材料紧密相关。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以及结构类型,建筑里往往使用了大量的钢筋、砖块等物体,而在进行救援的行动当中,救援队员为了能够救出受困者,对那些无法移动的墙体或者天花板进行了切割,加上因地震发生断裂的墙体或者天花板等,都可能产生尖锐的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划伤或者刺伤救援人员。
霍乱、疟疾等疫情感染
地震能够使灾区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垃圾、粪便以及死者的尸体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外运,十分容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由于救援部队很多都是来自于灾区的外部,广大救援人员对当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都没有抗体,霍乱、疟疾等疫情十分容易在救援人员当中产生爆发流行[7]。
间接影响因素
(1)交通
这里的交通包括了灾区周围的交通情况以及灾区里面的交通情况。救援区里面的交通能够畅通,不仅是执行救援任务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救援人员和幸存者能够安全存活的条件之一。道路的通畅能够确保应急行动快速且高效的进行。交通对于救援行动来说,承担着许多的任务,包括了灾区人员的疏散、救援人员的进入以及救援物资的运入等。进入灾区交通顺畅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救援队和救援物质是否能够按时的到达。
救援队和救援物资到达灾区之后,一般会分配到各个救援区。所以,救援区内的交通是否畅通会影响到搜索以及救援行动的问题。救援区内的行动部署,应该考虑到大型救援设备的运输问题,人员的疏散问题以及救援队员的安全和机动问题。
(2)地方的支持
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以及地震救援的安全问题都离不开当地的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幸存者的支持。受灾地的应急管理机构是进行受灾现场的管理与协调的机构。搜索和以及救援队的队长在确定了队伍所需的任何当地支持需求之后,可以传达给当地的应急管理机构,比如燃料和压缩气的运输、重型设备以及救援人员的安全需要。地方的应急管理机构还可以提供信息的支持,比如当地的地图和现场信息,当地的民族语言帮助,建筑物用途,建筑物的平面图以及公用设施的信息,估计受难者的数量,当地的医疗政策与程序、评价以及病人的交付信息等等。同时,当地的幸存者也可以向救援队提供受困者的信息,能够节约不少的搜索时间。此外,幸存者还可以提供建筑物的信息,降低救援行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