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应急救援保障物资分类及应急调度问题几点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4    来源:应安网

 

通常情况下,很难做到按不同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对物资装备的不同需求,分种类、定数量地进行应急调度,而是凭借经验以人工手段编制物资调运方案。在实际的消防战勤保障行动中,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灾害态势,作为具体执行物资装备储备和调运的各级消防战勤保障机构,在平时的执勤备战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订科学合理的物资装备调度预案

应急装备物资调运方案的制订,是各级战勤保障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战勤保障机构应该根据联动供应商及其供应实力、物资装备的存储现状以及各灭火与应急救援分组的需求情况,综合权衡从而制订出物资装备的应急调度方案,以指导战勤保障机构的物资调运工作。

(2)联动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战勤保障物资供应商的确定及其供应信息的获取,是制订物资调运预案的基础。物资调运中心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遴选出合适的供应商为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提供物资供应,同时不间断维护和更新有关供应商的信息,为遴选工作提供评价依据。

战略储备是应急物资筹措的首选方式。我国消防战勤保障物资的储备,应实行实物储备与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合同储备是指,消防部门提前与提供主要战勤保障物资(如灭火剂、纯净水、方便食品、临时帐篷等)的企业签订采购供应合同,一旦灾害发生,供应企业能够迅速提供价廉、优质的战勤保障物资。这样既能够减少因储备物资装备产生的资金占用和保管费用,又能满足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对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

(3)物资需求的预测与分析

通过第二章的分析,不同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对装备物资有不同的需求,相关战勤保障预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合理的物资需求预测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物资需求的预测和分析,使各级战勤保障机构能够准确地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调运方案。物资管理与调运是各级战勤保障机构的核心工作。

3.2物资应急调度的特点

应急需求的情况下,消防战勤保障物资的调度目标是应急时间最短,出救点的数目尽可能少,要尽可能保证运输到战斗一线的战勤物资充足够用。在此目标前提下,至少考虑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出救点的各类物资装备能够满足应急需求,二是出救点各资源调配比例限定。战勤保障物资的调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应急行为,时间的紧迫和物资种类数量的繁多,决定了应急状况下物资调运具有相应的特点[4]:

(1)不以运输的经济性作为唯一的决策目标,而以运输的时序性列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在更多情况下还将其列为首要的决策目标;

(2)物资流动有明确的方向性,运输时应避免物资装备的回流与倒流;

(3)与常规物资配送相比,应急物资调运受道路破坏、需求量增加和需求种类改变等可变因素的影响,应动态地研究。

3.3物资应急调度的运输方式

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极端的重要性,对消防战勤保障物资的应急调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出于保证运输效率的目的,根据国内物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的消防战勤保障行动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实际的战勤保障行动中,特别是发生如地震、台风、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条件下,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相结合的联合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消防部队在实施跨区域保障行动中最快速、最常用的运输手段。

(1)调运方案的选择。战勤保障物资的调度方案,主要包括物资供应点的选择、运输线路优化、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确认等。在严重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战勤保障行动中,由于物资装备可能来源于多个储备点,除了在应急救援一线就近选择物资配送中心外,还应该对需求量大、有定点储备的常用战勤保障物资(如灭火剂、帐篷等)实施调运方案的选择与决策。

基于物资应急调运的特殊性,在选择调运方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灭火与应急救援一线的需要,因而时间是选择调运方案的第一目标[3]。其次,还要考虑在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费用,避免浪费。灾害已经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在战勤保障行动中,不能因为其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而完全不考虑经济性,尤其是物资的运输环节。在此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为国家和消防部队减轻负担,也能更好地保障应急物资装备的质量。

(2)战勤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

战勤保障资源是消防部门及相关联动保障单位提供的,用于应对大型火灾和其他严重灾害事故时的人力和物力,其配置由资源的需求方(灭火与应急救援战斗一线)与供给方(各级战勤保障部门和社会联动保障单位)两大因素及资源配置原则构成。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从不同角度影响灭火与应急救援资源的配置,配置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消防战勤保障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战勤保障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包括: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也称为全局性原则。从空间角度,整体性原则指从一个区域乃至国家消防力量格局中综合考察战勤保障资源的配置问题,并且从灭火与应急救援一线与各级战勤保障部门的供需关系出发做出战勤保障资源配置的构想和部署。在考虑战勤保障资源配置时,应以区域为整体进行分析,预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灾害的种类、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物资储备点的规划和布局,综合配置区域内部的战勤保障资源,力求区域内整体保障能力最强。

(2)动态性原则

从时间角度出发,消防战勤保障资源的配置要随着灾害性质、种类和严重程度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并与物资储备点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整合和规划。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加大,消防部队对战勤保障物资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另一方面,物资储备点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物资装备的质量和性能逐步提高并得以改进,战勤保障资源的供需双方都在不断变化中。因而,战勤保障资源的配置也应不断根据二者的变化,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配置,在合理增加战勤保障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同时,不断扩大其储备规模。

(3)平衡性原则

平衡性原则指战勤保障资源的需求与供给需保持一定的平衡。若需求大于供给,则说明战勤保障资源供给不足,势必造成灾害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相反,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战勤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4)可行性原则

战勤保障资源的配置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对灭火与应急救援的需求现状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地分析,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种类、性质和严重程度预测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资源配置,有的则对资源配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防部队职能的不断拓展,跨区域救援将会成为未来灾害救援的常态形式。战勤保障的地位、作用会越来越突出。文章研究了战勤保障物资的分类及其物资调度问题,以使消防战勤保障的发展能够适应当前公安消防部队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 应急装备 救援装备

  • 下一篇: 芦山地震救援考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上一篇: DN-MINI手持式生命搜索雷达 抢险救援首选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