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浅析新形势下抢险救援工作的现状与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30    来源:河北消防网

二、消防部队新形势下执行抢险救援工作的现状

(一)特勤人员装备严重不足,不利于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消防部队编制人员逐年上升,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依然不能满足繁重任务的需要。尤其是特勤器材装备编制配备不足,警力不足以及抢险救援任务的日渐繁重的矛盾异常突出。就从唐山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河北经济“一线两厢”的关键点,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市消防支队,现有官兵500多人,执勤车辆50余部,其中特勤官兵80余人,各类抢险救援车20余部。执勤力量仍显不足,遇到中、小规模的灭火和抢险救援还能应付,如果规模稍大,就难以做到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小支队来说,情况就更糟,个别中队还是单车中队,人员少,特勤装备也有限,处置起来难度更大,有些灾害根本谈不上处置,只能“望灾兴叹”。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灾害事故的规模、危害和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消防部队救援任务异常复杂和艰巨,如此少的抢险救援力量,用于控制已经勉为其难,如果要实现彻底完成任务的目的,显然不合实际。所以,最近各地消防部队相继出台跨区域增援方案,政府出台联合处置预案,来缓解任务与抢险救援力量的矛盾。但是,与消防官兵相比,其他社会力量在技术战术、专业性、战斗力和装备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加之缺乏必要的协同训练和演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人员素质偏低,训练手段落后

由于消防部队实行的是兵役制,人员来源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文化程度。干部来源也大多为基层战士考入军校后分配,主要是中专和专科学历,虽然部队增加了大量士官,使技术骨干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但由于士官的来源主要还是士兵,虽然他们的服役年限有所增加,经验和知识有所提高,但从本质上说,消防部队整体文化知识结构较低的情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难以尽快转化为实际战斗力,造成训练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巨大反差,难以真正达到现代条件下“贴近实战”的战略目的。

近年来,不断有地方大学生充实到部队来,人员素质偏低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同时,我国消防部队在训练手段上,由于受经费、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装备、特别是模拟训练设施的限制,除开展一些简单的训练外,对于复杂艰巨的化工、有毒、有害、洞室、隧道、易燃、易爆等特殊火灾和抢险救援专项训练的处置不能有效地开展,这样就不能有效地达到“练为战”的目的,有时只能是“练为看”。

(三)经费不足导致专业器材装备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

消防部队是一支公安现役部队,业务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当地财政情况的好坏,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对消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消防业务经费的投入比重,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消防的投入非常有限,导致装备器材不能满足现阶段抢险救援的需要,这就局限了特种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质量。所以,从国内各地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大,存在消防装备器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即使是发达地区,随着灾害事故的复杂化,装备发展也难以跟上形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技术装备缺乏的现象更加典型。灭火救援需要的技术装备、工程机械品种繁多,数量难以估算,由于经费的限制、管理、技术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原因,消防部队不可能按需求配齐、配全,只能配备一些常用的车辆装备,专业的技术装备和工程机械必须依靠社会的支援,协调,难以做到尽如人意。例如2005年广东汕头市发生的“6.10"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就是因为装备不足无法正常开展救援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重大原因。

(四)灭火救援社会协同体系尚未形成

近年来,各地虽然相继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消防承办,各支力量参加的抢险救援组织,并组建了指挥、通信、消防、医疗、公安等协同战斗小组,也制定了预案,但是由于救援力量结构不尽合理,运行不够顺畅,很少组织必要的协同训练和演练,导致指挥部和各救援队伍之间缺乏协调能力和信息沟通渠道,联合机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有关部门组织的联合作战演练中出现力量调动、通信联络、现场协调等方面的纰漏,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不加以改进,一旦发生大的抢险救援事故,无法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力量和技术装备的最大效能,难以形成救援合力。三、新形势下改进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自参与抢险救援行动以来,消防部队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既给我们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消防部队应该认真研究灾害事故的特点,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总结,从实践中去摸索抢险救援的规律,改进训练、装备和组织指挥方式,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要加以熟悉,并应用到实际的抢险救援行动中,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一)加大消防投入,增加救援器材

现代条件下的抢险救援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装备的高、精、尖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装备是消防部队形成战斗力的基础,是灭火制胜的前提,是灭火战术形成的条件,没有必要的器材、装备,仅凭勇敢的精神去执行抢险救援任务,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导致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工具,就说明了装备的重要性。

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实际上就是现代灾害与现代装备之间的较量,要想打赢现阶段的灾害事故,除了勇气与智慧外,还必须要有装备。为了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必须加大投入,落实装备建设,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加大特种装备的比例,加强首战车辆的功能和性能,从根本上改变“长规武器”打天下的局面。同时,中队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增加消防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系数为目的酌情配备抢险救援任务所需的装备器材,并加强对装备器材的管理和使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加强维护保养,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既能有效地搞好个人防护,又能圆满地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切忌器材装备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应急救援

  • 下一篇: 明德创辉科技中标安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采购项目
  • 上一篇: 浅谈消防山岳救援情况现状及对策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