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初探消防部队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运行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5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

3、属地为主

属地为主强调,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遵照属地化、专业化为主的原则,由当地或负责该区域的专业应急机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实施增援的应急力量执行现场总指挥的任务要求,完成所承担的应急任务。

在辖区灾害的救援中,各地消防中队根据现场情况,由指挥员进行具体的救援指挥工作。针对重特大灾害,由市级或者省级消防机构成立现场指挥部,进行现场的救援。

4、公众动员

公众动员是指社会公众参与应急救援的机制,如安全意识教育、自救培训、疏散演练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火灾的人员疏散、危害性气体的泄露等新课题,不断摆在部队面前。随着现代灾害向危害性强、覆盖地域广、涉及人员密度大等特点的发展,公众的参与对运行机制的良性远转起到了愈来愈重的作用。消防部队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利用自身机构及技术优势,加强对公众的消防培训。

三、消防部队综合应急救援运行机制亟待提高的几个问题

1、跨地区作战及重特大灾害的指挥权问题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灾害事故和急、难、险、重任务日益突出,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在处理重大灾害面前,往往需要几个中队,甚至数个支队的联合作战,以保证救援的力量满足现场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影响救援的顺利进行。同时,救援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若政府的协调指挥混乱,会给救援带来的极大的不便,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机制,创造良性的救援条件。

2、“属地为主”的力度贯彻不够

属地为主牵扯到灾害现场的指挥权问题及救援物资的调运问题。消防部队普遍流传着“小火归班长,大火归支队”的说法,反映了指挥权问题没有做到属地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指挥员的积极性,影响了救援的进行。消防部队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充分听取属地指挥员的意见,完善属地为主的救援机制。

3、公众的参与水平急需提高

突发事件具有涉及的范围广、波及的人群大、蔓延的时间快等特点,公众的参与水平也日益重要。对于高层建筑火灾,如果能按照预案进行相应的人员疏散演练,会明显降低人员的伤亡,增加救援的效率。当前,公众及单位的消防意识也比较差,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不利,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消防部队应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加强宣传,注重公众培训,充分打牢群众基础。

四、结论

消防部队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建设,与部队的体制以及所承担的作战任务息息相关。运行机制的构建,必须与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当前,消防部队根据所承担的作战任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但是,近年来,国家相关法律已经赋予消防部门多种救援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家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当加强理论探讨,勇于实践,抓住消防应急指挥体系的转型期。(秦毅)

 
关键词: 应急救援 救援体系

  • 下一篇: 南通开展多元化灾害事故处置训练 提高救援能力
  • 上一篇: 我国消防及应急救援体制机制的发展改革方向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