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高架立交桥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探究及处置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8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加强对责任区内高架立交桥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应对处置探究,尽量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害,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物鳞立密集,街道难于拓宽而造成城区主干道、城乡分流点等拥挤的矛盾尤为突出,给城市交通繁华的背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避免和其他平面交叉交通干线拥挤,各地纷纷通过规划改造原有的交通线路,设计出可以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的高架立交桥梁,有效缓解了交通枢纽车流拥挤,提高运输效率的矛盾。如今,各类高架立交桥突发性灾害事故的频发不断,已成为辖区消防部队在完成火灾扑救任务之外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加强对责任区内高架立交桥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应对处置探究,尽量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害,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一、造成高架立交桥灾害事故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主观原因。大致可分为机械故障、违章操作、行车过快及等自然环境因素。驾驶员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现象时有发生,车辆行驶在高架立交桥上,如遇因车辆刹车失灵、爆胎,油路、电路、发动机以及承重部件等发生故障,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一旦失控,引起固定措施失控而发生危险物品移位、磨损、撞击、坠落而引起危险化学品泄漏,并可能直接导致翻车和引发起火燃烧,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发生。

二是客观原因。由于高架立交桥设计为全封闭,且具有出入口少、相向分隔行驶的特点,一旦因车速过快、车辆侧翻等原因,造成数十辆甚至上百辆汽车首尾相撞,极易导致汽车内的驾驶员、乘客伤亡,事故后后续驶入的车辆难以掉头,并且会越压越多,无法分流和疏散,从而造成交通严重堵塞,救援车辆无法通行,增加了救援压力。如遇雨天、雾天等恶劣天气灾害事故,警戒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二次道路交通事故,甚至可能发生救援中危及消防队员自身的安全事故。

三是其他原因。汽车相撞所造成的高架立交桥道路交通事故,因瞬间撞击产生的高温热能、火花等因素,常伴有火灾事故的发生,大多表现为车辆在相撞时将油箱损坏,致使燃油泄漏遇火源后着火。同时,有的车辆本身装载有易燃易爆的油品甚至化学危险物品,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大量的有毒物体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不及时,或在阴雨、雾天情况下,极易造成连锁反应,引发二次,甚至更多的交通灾害事故。

二、高架立交桥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基本特点

一是现场情况复杂。受自然因素、路况车况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各种事故,排除事故不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员多。公安、消防、卫生、安监、环保及路政、交通等施救人员车辆,加上事故车辆被困人员、所在单位人员和围观人员较为集中,易造成交通长时间中断。第二,车辆多。高架立交桥路面较窄,通道固定,分隔行驶,中间无出入口,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救援车辆,通行车辆混杂一处,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导致大量车辆滞留在道路上。第三,困难多。受惯性影响,容易造成车头与车尾之间相互撞击、挤压、翻车后坠入高架立交桥下等不利因素造成疏散、营救人员困难,需要多项救援力量同时展开救援合作,如交警部门忙着勘查现场,路政部门急于恢复交通,而消防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忙着救人等。

二是应急救援难度大。高架立交桥路基一般要高于周围环境,在建造时通常采用高架结构,高架桥下两侧多为农用耕地、山坡,交通灾害事故会导致大量汽车相撞,且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燃烧爆炸或坠毁变形,大量人员被困在受损车辆内无法逃生,被救者伤势往往十分严重,多处于受伤失血过多甚至昏迷的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救援。但受路面、自然障碍等条件的影响,事故造成交通道路堵塞,辖区消防中队距离高架桥出入口有一定距离,且上桥口较少,加上路线长,只能处理单向道路,导致消防救援等力量难以快速集结,无法接近事故现场,疏散人员极其困难,种种不利因素都给救援工作增大了难度。如果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车辆侧翻等情况,更增加了事故的处置难度。

三是实战经验不足。在高架立交桥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面临的致险因素多而杂,主要有:第一,化学危险物品运输车泄漏,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侵害;第二,如发生火灾,场地狭窄,缺少掩体保护,易被高温灼伤、烫伤、烧伤;第三,事故车辆发生坠落、侧翻、滑车等情况,行进、排险、救人过程中易受伤;第四,处置过程中事故车辆发生爆炸等突发情况较为多见,消防人员易被炸伤,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虽然在各类高数公路灭火救援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在高架桥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方面涉足甚浅,缺乏必要的战术理论研究,尚未制定各类高架桥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且未组织官兵开展高架桥突发性灾害事故实战演习,缺乏处置高架桥突发性事故的实战经验。

四是后援保障不足。由于高架立交桥全线属于是全封闭式的,没有考虑公共市政消防水源,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参与应急救援处置主要依靠的消防车自备水进行供水,即使事故发生地点在引桥附近,有充足的天然水源,但因其路基一般要高于周围环境,且有路沟和隔离网等阻碍,所以取水非常困难。涉及到槽罐车翻车或者大吨位货车追尾事故,消防部门所配置的车辆器材装备还不能单独承担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通常需要相应联动部门调用大功率的拖车、吊车及牵引车等到场参与处置,如果信息传递、警示标志设置不及时、不规范,也易造成后续参与救援的车辆避让不及,而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事故。

三、实施高架立交桥灾害事故科学处置的几点对策

一是加强高架桥技战术研究,完善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高架立交桥路基线长、高空架设、所处位置较为偏僻等特点,在高架桥建设发展和设计规划中,要立足高架桥广泛运用发展的实际,充分认识突发性灾害事故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评估分析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动与相关规划、建设、交通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高架桥线路的整体状况,其运行过程的整体安全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并借鉴高速公路等类似案例的处置方法,分析可行性灭火与应急救援通道、安全平台等建设性意见,提出解决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最优处置方案。同时,要组织官兵学习国内外有关高架桥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案例,组织对辖区高架桥地形、高架桥等周边沿线情况进行熟悉,尽可能地掌握高架桥周边的道路通行、消防水源等情况,为处置高架桥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建立辅助决策数据,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预案并按照预案调集充分的力量及时开展救援。

二是加强社会联动应急机制,提升各协同作战单位联合处置能力。高架桥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重大化学灾害事故后,要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准确掌握人员被困、伤亡的数量以及受危险情况,一次性调集周边优势消防力量和特种救援装备火速赶赴现场,同时请示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派社会各方应急救援联动力量协同作战,合理分工部署,逐级下达救援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和顺利开展。消防部门要主动与交巡警、交通、路政等部门取得联系,确定事故的准确地点及上下行驶方向、周边地理、路面交通等环境,正确选择停车位置,不仅有利于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的展开,还为后续增援力量的通行提供便利,在交管部门未到场之前,要设置警戒线,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从上、下桥入口前段禁止后续车辆通行,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连续作战,力争突发性灾害事故“速战速决”。处置高架桥突发性灾害事故的灭火及救援工作十分敏感,这就要求消防部门准确掌握人员被困、伤亡的数量以及受困者所处情况,确定事故的准确地点及周边地形、交通等情况,选择最佳停车、展开位置。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情况,迅速采取架设云梯、登高平台等特种车辆以及拉梯、救生气垫等,防止被困人员恐慌、惊吓、情绪失控而导致跳桥现象的发生。组织力量携带液压切割、扩张等一切可利用的破拆工具,对破损变形的车厢外壳进行作业破拆,营救破损、变形车厢内无法移动的被困人员。在疏散、抢救被困人员、伤员的同时,组织人员对车体已发生燃烧的部位进行灭火处置,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对事故车辆所在的高架桥梁存在坍塌危险的,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配合采取加固或转移措施,尽快将被困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段。

四是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保障,确保处置过程中不发生其他事故。由于高架立交交通事故的现场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随时都有发生爆炸或车辆坠桥等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救援人员在救助过程中,既要考虑被救人员的安全状况,也要密切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救援行动前,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参战人员必须携带相应的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有荧光标志的服装,配足配齐各类专勤器材装备和专用警示标志等,没有作战任务的人员应登车待命或站到道路的外侧,避免被行驶车辆撞伤。在车辆行驶方向后方要设置多重警示标志,以防对救援人员自身造成损伤。在救援过程中,我们要设立必要的现场安全观察哨提高警惕,及时提醒安全异常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战斗人员伤亡,一旦发现危险事态应迅速报告并及时撤离,做到随机应变。

四、结束语

高架立交桥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是现代消防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新课题、新问题,各级消防部队要配足配齐消防特勤器材,全面熟悉掌握高架桥路段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高架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工作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和措施,经常与交巡警、路政、安监、城建、医疗、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高架立交桥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提高灭火、抢险和应急救援能力。

 
关键词: 应急救援

  • 下一篇: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的对策
  • 上一篇: 北京召开常委会 研究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