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预防
3.1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当前火灾和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迅速加大,危险程度不断增加,处置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各级指战员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更新观念,紧跟形势,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初中级指挥员应重点学习和研究灭火战术理论、消防技术装备、现代火灾扑救和常见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学习和研究,能够掌握灭火战术方法和各种火灾的扑救,掌握所配装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特别是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还要学习和研究在灭火救援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如可能发生的爆炸、毒气扩散引起中毒、建筑物倒塌、易燃气体泄漏等,提高指挥员现场处置的应变能力。二是战斗人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一般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救援战斗行动要则、随车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特别是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操作使用和养护,掌握在处置各种灾害事故中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就能在灭火救援中多一些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伤亡。
3.2加强实战化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训练是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严格而又贴近实战的多形式、多内容、多科目、多组合的技术、战术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官兵驾驭处置各种火灾和复杂灾害事故的能力。一是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要更新观念,要突出基地训练;把专业训练和实战化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实战化训练;把技能训练和应用性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应用性训练。不管什么训练都要贴近实战,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侦察、如何进行破拆、如何选择救人方法和途径、如何设置水枪阵地、如何观察建筑物是否倒塌、如何避免爆炸或中毒等,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二是训练要从装备出发,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人和器材装备的最有效结合生成战斗力。近年来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消防部队,这对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配备的装备、器材、技术,要认真研究,积极消化,编成操法,组织训练,使指战员熟练掌握其性能,会操作使用,让新装备、新器材尽快形成战斗力。三是训练要有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场地进行。要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内容,不同科目的单兵或组合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3.3树立侦察为先,侦察为灭火救援全过程的理念。作为指挥员,必须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去实施灭火救援指挥,正如古代军事家所言:“三情明,仗必赢。”反之,火情判断无基础,战术决策无根据,力量部署无方案,组织指挥无程序,就必然要打盲目之仗,要么以侥幸取胜,要么以失败告终。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必须全面、认真、不间断地实施火情侦察,及时获取真实、可靠、最新的信息,牢固树立侦察为先,侦察为灭火救援全过程的理念。一是制度先行,将灾情现场侦察作为我们战评和日常训练的主要内容来检查考核,通过日常的督促让部队各级指挥员牢固树立处置灾情的前期重要环节就是现场侦察。二是开展相应的侦察训练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在侦察的理论上有所提高,让广大官兵熟知灾情侦察的重点、步骤、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根据现有的训练大纲大力开展侦察训练工作,并进行考核。三是在现场侦察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准确。首先是对关系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灾情发展蔓延的情况,如火势蔓延途径、火场主要方面、战斗进攻路线、水枪阵地位置、消防水源等要侦察清楚,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是要灵活运用多种侦察手段,获取更加准确的资料和信息。最后对于特别大的灭火救援现场,要多选派侦察小组,从不同方面搜集信息,以掌握全面情况;越是在战斗临近结束,越要注意观察现场情况变化,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3.4配齐配强器材装备,严格落实装备管理制度。一是严格装备管理,落实专人维护保养,定期对器材保养人员进行培训,防止和减缓灭火救援器材存放、运输、灭火救援过程中受损。二是解决装备使用管理不规范、维修保障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严格使用登记制度,及时按使用年限淘汰一些灭火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杜绝不合格灭火救援装备用于实战。特别是个人防护装备更要强化管理,严格按年限和使用次数来使用,严禁超时间和超次数使用。(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