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数据中心 正文

小贴士:地震现场如何自救互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2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地震发生后,被困人员及时合理的自救互救对减少伤亡、减轻后期的伤残程度至关重要。

地震发生后,被困人员及时合理的自救互救对减少伤亡、减轻后期的伤残程度至关重要。

强烈地震最常见的损伤是颅脑外伤和脊柱、四肢骨折。救助颅脑损伤时,首先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迅速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和分泌物清除干净,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不可用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伤员要安置侧卧位。对开放性的颅脑外伤可用洁净的衣物将膨出的脑组织妥善包扎。值得提醒的是不能轻视头皮的出血,头皮血运丰富,血管不易自行回缩止血,较大的创口极易导致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地震中脊柱骨折导致脊髓损伤的截瘫除了坍塌物砸伤所致外,很大一部分是救护中不合理的搬运所造成的。在互救或自救中如发现伤员下肢无力或有感觉障碍时,应警惕有脊柱骨折存在,千万不能将伤员随意搬动,最好是多人同轴搬运,防止发生截瘫。在转运此类伤员中要用硬式担架或门板,用宽带将伤员固定在车的平台上,以免颠簸对脊髓造成新的损伤。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有截瘫时同样要按上述方法搬动。对四肢骨折应用现场能够找到的固定物,如木板、树枝、桌椅腿等,将骨折的部位固定,固定的范围包括骨折区上下两个关节。不宜对开放性骨折进行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可用洁净的衣物先行简单包扎固定后再进行运转。对骨折部位有明显出血的伤员,最好用布带在骨折部位近端10厘米处捆扎止血,并用小纸条写明捆扎止血的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在现场有条件的情况下,每3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时间30秒~1分钟,以避免骨折远端组织坏死。

如地震时出现火灾,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迅速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在身上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或在大火中乱跑、呼叫,避免出现呼吸道的吸入性损伤。

因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因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则应立即利用现场的物品,如碗、盘和洁净的衣物等,对胸部损伤处进行密闭包扎,减少气胸和肠管膨出,防止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

 
关键词: 应急救援

  • 下一篇: 小贴士:地震中伤员的急救常识
  • 上一篇: 小贴士:高楼如何应急避震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