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相关问题浅析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应安网

三、提高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一是要尽快完善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目前,全部省级、61%的市级和部分重点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已经建立,这些机构要按照“既要负责险时的应急救援协调,更要负责平时的应急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充实力量、健全职责职能,切实把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起来;尚未建立机构的,要尽快建立起来,做到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有人管、能管好”。

二是要推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向基层延伸。重点县区、中央企业和高危行业大型企业,都应依法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和高危行业中小型企业,起码应当确定兼职机构和人员,做到专人专责。

通过尽快建立上下贯通、覆盖全国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应急能力不断加强。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制度。要充分发挥联络员制度议事协商功能,尽快建立完善本级政府部门间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和议定职责快速响应、紧密配合、科学高效协商决策,协同应对、妥善处置安全生产紧急情况和各类事故。

二是要强化由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预警和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国家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地震、气象、海洋、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信息共享、及时预警、协同应对的工作格局。要根据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抓住主动,做好可能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是尽快建立完善救援工作制度。要尽快细化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与救援队伍之间、救援队伍与救援队伍之间、救援队伍与企业之间的应急工作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各方要快速联动,迅速投入救援。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当前国家政策和实际工作需要,我国要逐步建设完善国家、区域、骨干、企业和医疗、社会志愿者等层级和类别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在国家层面,要建设承担全国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任务的国家救援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出要“先期抓紧建设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 推进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搜救、船舶溢油、油气田、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国家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在地方层面,省、市、县都要按照需要,依托本地优势企业队伍,建设本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承担本地乃至跨区域的救援任务。在企业层面,高危行业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必须依法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其它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邻近的专职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已纳入各级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体系,要积极促进国家、地方和企业矿山医疗救护三级网络建设, 将矿山医疗救护网络延伸到每一个矿山井口,提高矿山事故受伤人员的救助治愈率。要研究、探索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义务救援队伍的途径和方法,支持和引导民间组织、社会力量参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

2.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救援队伍良性发展。从国家到地方,依托大型企业优势救援队伍建设国家和区域、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步伐的好方法,是救援队伍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应当继续坚持。但既然这些救援队伍既要承担本企业的救援任务又要承担全国、区域、本地的救援任务,那救援队伍的建设和运行,就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对政府而言,要统筹规划要建立救援队伍的种类、数量、层次、布局等,将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持续稳定投入,逐年提高救援队伍的建设水平;要加强对救援队伍的管理,制定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建设、训练标准,完善救援队伍调用、救援补偿、转岗安置等运行机制和政策,推动救援队伍建设和运行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企业而言,要从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造成的社会影响,依法高标准建设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同时,要在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参加相关生产安全事故救援。

(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技术装备水平

一是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应急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应急装备建设,配备处置复杂事故的高、精、尖设备,提高整体装备水平。目前急需配备的设备有大型快速救援钻机、大型排水设备、大型清障设备、井下快速掘进及支护装备、人员搜寻定位等,特别是在处置透水、瓦斯爆炸、垮塌等事故的救援能力上要有大的提升。

二是要推进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实现应急救援设备的产业化。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在标准制定、科研经费安排、行政许可等方面出台具体支持措施,鼓励技术创新,要重点搞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如在化工企业推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带压堵漏技术等,在煤矿推广井下救生舱、灾区探测等技术和装备,努力提高应急救援科技含量。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聚集的优势,加强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探索应急救援设备产业化之路。

三是要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在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规划建设时就要高起点、高标准配备救援装备,引进一批国际一流装备,以真正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四是配备功能完善的后勤保障设备,提高救援队伍高强度连续作战能力。可参照野战部队宿营车、指挥车、餐车的功能,为救护队配备宿营车、指挥车、餐车,同时要配备清洗、帐篷、卧具及取暖等设备。

(五)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教育广度和力度。

一是要普遍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高危行业企业要广泛开展应急技能培训教育,从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都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面临的危险相适应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使其在遇到危险或在发生事故时,能科学施救、自救,避免因盲目救援增加伤亡。

二是促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要逐步将应急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逐步使广大青少年在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阶段就掌握一定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要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和厂矿推动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提高普通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 下一篇: 宇安消防:智能型预警逃生箱产品推陈出新
  • 上一篇: 新品推荐:BJQ6307便携式应急救援升降工作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