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关部门要当好“主要演员”。目前,我国的公共应急救援力量主要有公安消防、特警、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主要有矿山、交通、民航、电力、供水、供气、交通、医疗救护、铁路、地震等十几种救援力量。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主要是各大中型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对各类突发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实行的是一种“分而治之”行业垂直领导体系。在此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中,各地必须要对现有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大重组、大整合、大改编,立足专业、常规、常备、综合、攻坚的职能定位,推进消防主体、行业攻专、职业辅助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各部门根据政府的统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起来,把应急救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应急救援预案任务的需要,充分做好人员、装备、物资、思想教育准备,在开展专项训练中,既要作好系统内部的纵向强化练习,又要积极主动参与政府组织的横向综合演习,形成平时自练、有时合练、战时实练能力建设模式,切换履行好自身在当地应急救援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充分发挥好各行业、各专业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四)必须把灾情当作“剧情”。吉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立足于红色土地的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规律需要,要立足于经济欠发达工业建设初期阶段的客观现实,要立足于丘陵地区的地质现状去打造。针对全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项目不相同,重点在吉州、青原两区打造城市建筑灾害事故处置的攻坚力量,在新干、峡江等地打造化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事故处置的尖刀队伍,在井冈山、遂川打造山地地质灾害事故救援的精锐部队,通过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成就热点的重要举措,突出各种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再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调集指挥体系,这支队伍必定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必定能得到老区人民认可、支持和爱戴。
(五)典型打造就是“戏中高潮”。 近年来,吉安消防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始终坚持走专业化、科技化道路,积极推进执勤模式、操法训练和器材装备创新,打造出了“1+7”全勤指挥部、泰和大队 “四车一炮”、井冈山大队山岳救援训练法等典型示范。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也应该坚持贯彻上级要求与体现吉安特色相结合,坚持先行先试与借鉴经验相结合,要加强对社会面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开展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动态,及时跟踪报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切实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通过在新干、泰和、井冈山等地的试点,用试点展现成效,用成效总结经验,用经验推动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