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数据中心 正文

小贴士: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30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恐怖袭击事件灾害特性:1.突发性强,一般伴有火灾或建筑物垮塌等事故。2.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第五类 公共突发事件处置

  一、恐怖袭击事件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1.突发性强,一般伴有火灾或建筑物垮塌等事故。2.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处置措施:1.侦察检测恐怖袭击的范围和破坏程度,人员伤亡和遇险情况,有无引发次生灾害的危险;2.划定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严控人员出入;3.组成救人小组,利用搜救设备和犬进行搜寻,抢救遇险人员;4.发生火灾时,要采取重点突破等措施,消灭火灾;5.发生建筑倒塌,预先支撑倒塌建筑构件,防止对待救者造成二次伤害;6.救援结束后,配合公安部门同时展开现场取证工作;7.报请政府启动预案,调动有关力量协同作战。

特别警示:1.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必要时在相关力量 的掩护配合下作业。2.设置观察哨,防止建筑变形、倒塌威胁救援人员。3. 对未爆炸装置应交由防爆专家处置,同时救援人员撤至安全地带,确认无再次爆炸危险后,方可进入现场。4.对现场疏散和抢救人员做好登记,防止现场人证、物证丢失、破坏。

二、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要点

灾害特性:1.现场混乱、持续时间长;2.疏导劝解困难、易造成矛盾激化;3.易引发火灾、爆炸、垮塌、踩踏等事故。

处置措施:1.在现场总指挥指挥下领受任务,统一行动;2.对事态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做好纵火、砸车和伤人的各项处置准备;3.发生爆炸、施毒、垮塌、踩踏等情况,要在武警、公安的掩护配合下,参与人员救援和疏散;4.视情对参与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稳定闹事者的情绪。

特别警示:1.严格执行政策,正确判明事件性质,坚决执行命令。2.认真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受到攻击。3.尚未引起灾害事故和暴力骚乱事件时,不能与集结人群对峙,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如事态发展需要用高压水枪、水炮驱散人群时,须有省、市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命令方可执行。4.态度温和,不要使用过激语言。

  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

灾害特性:1.突发性强,可致大量人员患病甚至死亡;2.污染环境,洗消困难;3.社会影响大,造成公共秩序混乱。

处置措施:1.按照“救人第一,先控制后处置,有效防护,彻底洗消”的原则开展灭火救援;2.从警戒区域救出的人员应迅速移交卫生、防疫部门;3.采取中和稀释污染源的办法减轻污染,使用围堵导流的方法控制污染源排放;4.运送的饮水要选定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合格的洁净水源;5.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环保、安监、气象、卫生、防疫等部门协助处置,请求驻军防化部队支援。

特别警示:1.灭火救援行动必须在环保和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进行。2.灭火救援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洗消,应经卫生、防疫、环保人员检测后方可撤离。3.归队后密切观察人员健康状况。4.在污染区域使用的装备不得带入生活区域,进行再次洗消后方可使用。

  四、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灾害特性:1.传染性强,易致人死亡;2.污染环境,洗消困难;社会影响大,造成公共秩序混乱。

处置措施:1.掌握疫区灾情和防护办法;2.设置警戒区域,及时开展灭火救援行动;3.从疫区域救出的人员应迅速移交现场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4.运送的饮水要选定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合格的洁净水源;5.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卫生、防疫、气象、环保等部门协助处置,请求驻军防化部队支援。

特别警示:1. 灭火救援行动必须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进行;2.进入警戒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3.灭火救援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洗消,应经卫生、防疫、环保人员检测后方可撤离。4.归队后密切观察人员健康状况。5.在污染区域使用的装备不得带入生活区域,进行再次洗消后方可使用。

  五、城市给水管网爆裂事故处置

灾害特性:1.突发性强,瞬时喷涌;2.局部区域有“洪水效应”,易形成积水;3.造成缺水停水,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处置措施:1.查明管网爆裂程度和泄漏范围;2.划定警戒区域,实施局部交通管制;3.配合供水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关闭供水线路阀门,疏散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4.利用下水道、污水井、消防车或手抬机动泵排除积水;5.为缺水区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6.清除水管爆裂处路面的淤积物;7.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供水、环保、城建等部门协同处置。

特别警示:1.救援车辆不宜停靠离管网爆裂处较近的地方;2.防止强水流携带冲击出的物体砸伤人员;3.利用下水道、污水井排除积水时应在井口设置明显标志。

 
关键词: 事故救援

  • 下一篇: 群众遇险事件处置与救援要点
  • 上一篇: 洪涝 地震 台风 海啸 雪灾 地质等灾害处置与救援要点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