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提升,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急速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4万km,全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达2000km,公路密度25.09km/100(km)2。由于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等山脉纵横交错,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占路线长度的比例较高,长度超过500米的隧道有数十条,其中麦积山隧道长12.233km,为亚洲第二长公路隧道,即将建成的永古高速公路乌鞘岭高速公路隧道群,隧道总长达2.2400km。据有关部门统计,公路承担了全国70%的客运和40%的货运量,而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及运输物品的复杂性,增加了交通隧道的风险,引发了不少严重的灾害事故。
1 甘肃省公路隧道现状
1.1 隧道数量
目前,甘肃已建成高速公路隧道117座,长度在3km以上的隧道17座,长度在3km以下的隧道近100座,如平定高速静宁隧道全长5.279km、崆峒山隧道全长5.818km,天定高速秦州特长隧道(原关子特长隧道)全长9.220km、定西隧道全长2.505km、剪子屲隧道全长4.076km,天宝高速大坪里隧道全长12.3km,兰临高速公路七道梁隧道全长4.047km,馋柳高速公路白虎山隧道全长1.277km、土家湾隧道全长1.265km、新庄岭隧道全长1.422km,康临高速公路南阳山隧道全长6.618km,即将建成的永古高速公路乌鞘岭高速公路隧道群,隧道总长达22.4km (双洞)。
1.2 主要隧道群
1.2.1 平定高速
(1)静宁隧道位于平凉市静宁县境内,单洞全长5.279km。
(2)崆峒隧道全长5.818km,是平定高速全线最长、唯一的石质隧道。
1.2.2 天定高速
秦州隧道上行线长4.63km,下行线长4.59km。
1.2.3 宝天高速
(1)麦积山隧道:连霍高速主干线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东起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西至麦积区利桥乡,全长12.29km,分上下行线两隧道,为亚洲第二长大隧道。
(2)乌鞘岭铁路隧道:中国第三长铁路隧道,两座单线隧道,位于兰新铁路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间,全长20.05km。
2 建立隧道搜救队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隧道火灾事故频发。从1996年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火灾、2000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州基茨施坦霍县山隧道火灾、2003年韩国的地铁隧道火灾到2004年中国的渝黔高速真武山隧道火灾、2008年京珠高速公路广东韶关段南行大宝山隧道火灾等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就甘肃境内发生的典型隧道事故举例如下:
1987年8月23日7时43分,1818次油罐列车通过十里山二号隧道时,因油罐车脱轨引起火灾。该隧道位于陇海铁路线距兰州约10km处,隧道长179.4米,宽5.1米,高6.5米,两个洞口高10多米的路堑。1818次列车共48节,其中油罐车32节,载油1479吨。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调集7个公安消防中队和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38辆消防车、364名指战员连续奋战9天8夜,完成了灭火和抢险任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由宝鸡开往成都的21043次货车行至甘肃省徽县境内109隧道南口时,因地震引发山体塌方,列车与滚落的巨石相撞,导致机车头部起火,并引燃油罐和货物车厢,致使宝成铁路在甘肃境内行车中断。
2008年7月2日11时37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白银银冠集团危险货物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载有8吨液化石油气的车牌号为甘D08277的槽车,发生液化石油气槽车倾翻事故。兰州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10辆消防车,100余名指战员经过近17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成处置任务。
2009年7月26日上午8时15分,由西安开往乌鲁木齐的1043次旅客列车,运行至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兰新线乌鞘岭隧道左线时机车突然着火,经铁路、消防等部门紧急处置,千余旅客徒步逃生,大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1年4月8日,一辆装有溶剂油的罐车行驶至七里河区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上行处,与一辆装有有机溶剂的罐车发生追尾,引起爆炸并燃烧起火,兰州支队先后调集5个现役中队,1个企业专职消防队,7台水罐车、3台抢险救援车,1台防化洗消车、2台泡沫车,1台涡喷车,经过近2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处置灾害事故。此次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路面形成约1.5米高、近200米长的碎石,兰临高速公路中断。
2012年4月14日凌晨1时16分,连霍高速甘肃天水境内桃花沟隧道,一辆装载30吨硝基粉半挂车与前车追尾后,爆炸起火,隧道内形成大面积流淌或,天水支队调集8辆消防车,50余名消防官兵,近5小时紧急处置成功扑救。
3 隧道事故特点及原因分析
3.1事故特点
3.1.1 情况复杂,多灾害于一体。
隧道事故突发性强,事故发生后由于车流大,隧道内风速相对比较大,具有风口多、风力大的特点,营救援人员不易靠近,疏散人员难,同时车辆追尾引起次生灾害事故,不易控制。
3.1.2 处置难度大,救援困难。
一是由于隧道横截面小,道路狭长,人员物质疏散困难。二是隧道空间相对封闭,发生事故后,狭窄通道和滞留车辆的阻碍下,消防救援装备及人员难以第一时间接近事故源,加之隧道内通讯设备受干扰较大,使救援人员和地面指挥通讯联系不便,这些都给救援增添了巨大困难。三是隧道事故一般由消防、高速路政、高速交警、医疗等多部门联合施救,现场人员、车辆众多,情况复杂,对各施救部门的分工、协调和统一指挥要求很高。四是发生隧道事故后缺乏进攻通道,救援作业面小,接近事故点难,进攻方向受制约,事故点的位置和危险范围等难以把握。
3.1.3 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大。
一般隧道事故发生后,不仅可能导致汽车或列车烧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可能使隧道基础结构遭受严重损坏,导致隧道塌方,甚至可能使隧道本体永久性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隧道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导致198人死亡,147人受伤。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交通中断长达48小时,上行隧道在未来12个月内无法通车,对车辆的通行、道路运输甚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