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构建合理高效综合应急救援机制途径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9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通过对当前应急救援体系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完善综合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灾因素增多,各类灾害事故频发,亟需构建合理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笔者通过对当前应急救援体系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完善综合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综合应急救援是指通过事故发生前的计划预案,在事故发生后,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和场外人员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由于重大事故对社会危害极大,而应急救援工作又涉及多个救援部门和多种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所以,应急救援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转不仅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代意义上的救援起源于欧洲的山地救援,时至今日已发展到能够处理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在内的各种灾害事故。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规和政策,并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日本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包含在灾害应急救援之中,并早在1947年10月就出台《灾害救助法》,1961年11月又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对应急救援机制做详细规定。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应急计划(预案)作为重大事故预防的必要措施;俄罗斯于1994年通过了联邦共同体应急管理法案,建立了俄罗斯联邦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的统一国家体系(ESEPE);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UPERFUND法的修正案(2) ,作为应急救援的最高法律依据,并于1992年出台了《美国联邦应急救援法案》,规定了美国各种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救助的范围和形式,政府各部门、军队、社会组织、美国公民等在灾害中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了美国政府与州、郡政府的应急救援权限,同时对应急救援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的应急救援起步较晚,最初较多强调人民解放军在灾后救援中的主力军作用,并末强调灾前的准备与学习,再加上缺少专用的装备和必要的专门训练,不仅救援效率不高,也常使解放军战士遭受不必要的创伤和生命损失。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科学研究有序开展,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各大中城市和有关政府部门相继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有:由公安消防、特警、武警、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力量组成的装备精良的骨干应急救援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建的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专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专业技术事故(卫生、建设、渔业、电力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基层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组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据统计,我国现已拥有各类应急救援人员50余万,各种应急救援装备精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挽救生命于危难,竭力降低损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现行综合应急救援机制客观存在的弊端

近几年来,综合应急救援工作虽然已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应急救援机制基本上还是分灾种、分部门、分系统建立的,面临着救援力量分散,救援技术和救援装备落后,指挥协调能力差等问题,建立合理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一)机构众多且互不隶属,综合应急救援机制不畅

目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分为专业应急队伍和非专业应急队伍,其中专业应急队伍主要分布在各行业各系统中,有消防应急救援、地震灾害救援队伍、抗洪救援力量、矿山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各应急救援队伍分别隶属于各个职能部门,长期存在着部门分割、资源闲置和重复建设现象,且缺乏经常性的沟通磨合,严重影响应急救援的整体效能。因此,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09年新修订的《消防法》提出要加强对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中心,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难以有效地协调配置分散在其他部门的救灾资源,整体应急救援能力的发挥受到掣肘。

(二)人员分散且职责不清,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薄弱。

尽管当前各地成立了多部门和多类别的应急救援队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总体应急救援能力水平还无法满足应急处置需要:一是各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队伍彼此在人事关系上互不隶属,联动响应乏力,各部门间职责不明,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应急救援力量被大大削弱。二是各级政府在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后,联勤联训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对救援人员缺乏必要地技能和资质培训,专业训练设施不完善,应急救援缺乏系统训练科目,当灾难来临时,应急救援队伍很难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很难应对当地抢险救灾的需求。三是应急救援科研活动滞后,应急专业研究机构数量少,课题研究投入经费有限,缺乏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应急救援人才,这些都制约着应急救援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三)资源缺乏且配置不当,综合应急救援效率低下。

综合应急救援资源不足的问题突显,如汶川地震中,许多应急救援队伍缺乏推土机、起重机等器械,只得以双手挖掘等方式实施救援;而其他应急救援资源,如教育培训基地、装备设施、应急保障物资等,都分散在不同部门和行业,应急救援效率不高。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时,具体灾种的主管部门时常感到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紧缺,而其他部门所属的应急救援却处于闲置状态,得不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 应急救援机制

  • 下一篇: 陕西加强装备建设 全力提升救援能力
  • 上一篇: 依托消防部队组建公路隧道救援队的可行性研究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