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青岛实施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体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1    来源:应安网

随着演练背景和进展情况的不断变化,应急工作的方式、方法、措施也都要随之改变,每进行一次演练,都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由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模式,由于相关指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因此既能够从宏观上准确判定演练的情况,又便于快速查找问题。评估优化形成机制后,应急演练就成为一种动态的优化系统。每次演练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分析,查找问题与不足,从而有计划地对演练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这样,每次演练结束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作为更高的台阶成为下次演练的起点。如此循环,这样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可实现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提高实战能力、应急能力,使应急管理水平有质的飞跃。

2011年9月16日,青岛市政府组织市海上搜救中心10个成员单位120人,出动12艘各型消防船、溢油处理专业船只,在前海团岛湾海域举行了海上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演练展示了修订完善后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在前几次演练中发挥的成效。现场评估专家通过使用评估指标进行评估后,一致肯定建立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认为对应急演练进行全程评估,对于规范应急演练活动,健全预案体系,完善队伍、物资准备,提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目标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体会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充分暴露了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对突发事件特性的认识,对于预防事故灾害共性需求的研究不足,在控制突发事件方面缺乏足够的准备,缺少科学的应对机制,凸显了应急决策的被动和应急行动的低效。

应急管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应急反应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两种不确定状态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应急决策和应急响应的难度。青岛市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以“一案三制”建设为依托,通过顶层设计,构造了确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应急流程,部分地实现了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向确定性的转化,为规范和优化应急演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突出作用表现在引导应急演练向科学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客观公正地评价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作为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的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建立在公共安全理论基础之上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顶层设计改变了评估单纯的时间考量,实现了由演练的定性评估到定量评价的转变,确保了演练评价的客观公正和规范科学。要切实注重演练的实效性,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规范应急演练过程,才能切实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衔接性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起到“防患于未然,消危于即临,控制于初起”的作用。在青岛市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完善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机制创新在构建合理应急体系保障过程中的重要性。

青岛市政府应急办将以创新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为契机,在全市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快速高效的应急协同机制,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应急队伍建设,确保整个应急体系协调有序和高效运转,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充分防御和有效控制。

 

  • 下一篇: 应急物资供应商评估体系研究
  • 上一篇: 上海印发2013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