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装备是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器材装备的维护、使用和保养到位,能够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实现器材装备与人的最佳结合,就会生成战斗力,就能够打大仗、恶仗和胜仗。反之,就会弱化执勤战备工作,削弱战斗力,影响部队全方面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防部队“三基”工程建设,基层中队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建设得到不断提高,数量和品种也越来越多,这些器材装备不仅科技含量较高,所需经费也来之不易。那么如何规范器材装备管理,发挥其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个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器材装备配置“大众性”,个别辖区情况复杂、特殊,而相对的消防器材装备配置缺乏针对性,对特殊火灾的处置只有增调其它中队。
(二)消防装备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落实,档案建立不规范,造成人为损坏或短缺时有发生
一是个别基层中队或人员片面地认为,装备建设上去了,部队的战斗力就自然提高了,对消防装备管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消防装备的配备、管理、维护当成是部队建设的大事。存在消防装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消防装备管理流于形式,出现严重的“重配轻管”现象。导致一些装备刚配备不久,就造成人为的损坏和短缺。例如在车辆保养上,部分驾驶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检查时过得去,洗洗干净,搞搞卫生,不能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购置年数、季节变换及车辆技术状况及时定期的做好保养工作,车辆的状况到底怎样,有无隐患存在,怎样排除,心中无数;有的司驾驶员发动车辆时拼命加油门,清洗车辆时用水枪猛冲,车内积水也不及时清除,造成车辆使用寿命缩短;基层普遍存在重操作轻原理,因而对一些器材得常见故障无法了解及排除,导致无法发现,间接造成机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和损坏;有的基层中队忽视对设备轻微损坏得维修,任其由小变大,直到不能使用而报废。二是消防装备的管理制度不落实,使装备质量得不到保证。装备档案建立不规范,配备特勤装备后,没有把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整理造册存档,随意丢弃,导致对基本构造原理和技术参数不知;个别中队节约意识差,把部分器材装备用于非执勤训练上,或没有维修使用消防器材装备的习惯,造成浪费;有的中队对消防装备管理不善,装备报废随意性很大,把一些不常用的消防器材或损坏待修的器材当废旧品丢弃一边导致器材丢失,把能够维修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任意报废更换新器材;有的单位平时又不注意清点器材装备,心中无数,对器材的流失不能及时发现;有的中队在主官调离和战士调动、退伍是时无消防装备的清点与交接,造成管理的空挡和消防装备的丢失,从而给集体造成了损失。 三是支队机关存在人员不足,无专职管理人员,工作繁忙,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器材装备管理上去。同时也未对基层中队专职器材保管员建立培训、监督、考核制度,未定期或不定期地下基层开展器材核查工作,多数停留在纸质材料上得报送。
(三)技术装备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不全面,维护保养的措施跟不上,不能充分发挥装备的战斗效能
随着大量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在部队装备质量不断改善、部队战斗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给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一些单位在观念上仍把消防器材装备当成简单的灭火工具,没有把目前配备的消防装备,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装备,当成是一种专用的灭火方法和灭火技术。忽视了技术装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功能和维护保养等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出现高新技术装备配备部队后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使一些高新技术装备超过使用期而报废,或者因误操作而导致高新技术装备的损坏,不能真正地发挥消防装备的有效作用,更谈不上人与装备的有力结合;个别基层中队没有把高新技术装备当成精密仪器看待,而只把它当成铁打的工具在训练和使用,把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用于时间限制的速度性训练,因而导致消防装备的严重损坏;有的单位缺乏有关基础技术资料或不齐全,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因为违规存放、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失误造成装备损坏、损毁,甚至导致其它事故产生。同时装备建设日益先进、维修保养难度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维修保养是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高技术装备,无法进行维修保养。化学侦检仪器、破拆工具、切割器具和呼吸器等特勤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机件、仪器的维修保养只能依赖于进货厂商,维修和保养相当困难,这样导致消防器材装备损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