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我国省市应急救援管理及运行体系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06    来源:应安网

9)现场抢险与控制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灾等,需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事故目的。

10)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在抢险中免受伤害,应建立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

内容包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规定;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消毒程序;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

11)环境保护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的方案;及时清除污染;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监测;对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污染通告等。

12)信息发布管理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接触的机构和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批准程序和格式;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援及人员伤亡情况;为公众了解防护措施、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13)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资源供给程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

内容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

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不发生危险;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七、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修订)、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根据演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

4、预案编制流程

4 省市级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运行

应急救援管理包含的四阶段内容

4.1 预警与信息发布

4.1.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关键词: 应急救援管理

  • 下一篇: 河北首次开展无人机应急监测演练
  • 上一篇: 广东省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验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