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合力量和防灾安全教育理念
尾下先生专门从事危机管理的研究,他介绍的一些情况对我们启发很大。日本有专职的消防士(相当于我们的公安消防队)15万人,这从人口比例上讲,就超过了中国的10倍(但是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灾害救援力量,如交通、煤炭、矿山、民航、铁路、森林、海上、地震、民防等,这些力量加起来大约也有十几万)。日本是连医疗救护也归消防的(西方国家大多数如此),中国如果再加上120救护队,总的救援力量应该超过35万人,问题是我们的救援力量太分散,往往形成不了合力,影响了防灾救灾工作的效率,特别是防灾的效率。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投入是不少的,可是这些投入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率。比如交通、煤炭、矿山、民航、铁路、森林、海上、地震、民防等救援力量,平时训练少,闲着没事;用时不到位,职业化程度差。如果形成合力,就可以发挥出数倍的能量,并在防灾工作上作出贡献。
日本有一个很好的理念,就是从小学就对孩子们进行防灾教育,并逐步升级,形成了自救、互救、公救的3个层次。在阪神大地震被救出的人员中,公救的仅占20%,互救的占了30%,自救的占了50%,这就说明了平常防灾救灾教育和训练的巨大作用。但是日本的防灾教育却不是消防部门包办的,日本法律规定,消防教育由消防、交通、治安、食品、卫生、气象等部门分别负责编写,由教育部门负责安排落实课时;社会由社区自治机构负责安排时间,定期进行防灾救灾和训练。公立学校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私立学校和社区则聘请专业部门的专家来授课,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防灾教育体系,日本人的防灾救灾保护意识因此在全世界是最强烈的。
3.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和防灾心理治疗的作用
日本灾害发生频繁,但是日本的因灾死亡人数却是全世界比较少的。这除了一般的防灾教育外,还和防灾教育中的保险教育有关。据尾下先生介绍,日本的保险业非常发达,几乎所有的单位和企业都要交纳保费,因此日本的保险公司对防灾救灾工作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日本的街头和报纸上平时见不到保险公司作的各种广告宣传,他们是由保险公会编写成教材,和平时的防灾安全教育放在一起进行的。这就比保险公司自己乱做广告,夸大宣传保险公司的作用要好的多。中国如果通过法律规定,每个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和年检时,必须根据注册资金进行相应的保险;保险公司在接受保费后,必须会同消防部门对投保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出安全等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保费进行调整(安全等级高的应该减少保费,反之则增加保费),每年至少进行两次。这样企业的安全状况就会自然好转,这比发生灾难后再去抓人和罚款要有效的多。现在对事故单位进行的追究责任和进行罚款,其实是很不人道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没有一个老板是愿意出事故的,他出了事故本来已经倒霉了,你再去雪上加霜,他岂不是家破人亡。西方国家没有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他们有了健全的保险制度,把工作做到了前头。
日本的防灾教育还非常重视心理化解,针对各种各样的人,让他接受防灾救灾教育的理念。特别是灾后针对老人、孩子、孕妇和外国人,以及对进入现场的抢险人员进行心理治疗,是尾下先生的专长,他在这方面的经验,正是我们国内近年在灾后反映出来的问题,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
这次去日本考察的时间虽短,但学习到东西却非常丰富。在我们回国之际,日本今年退役的陆上自卫队大将森勉会见了考察团全体成员。森大将刚刚应我国国防部邀请访问归日,他认为,中日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是日本文明的滥觞,也是一部分日本人的祖宗,他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此中日之间应永远和睦相处。现在日本虽然在科技经济和社会文明方面比中国先进,但是国运在中国一边,日本愿意帮助中国发展进步,也愿意和中国一起维护亚洲的安全与和平。他充分理解我国在30年的时间内,要跨越发达国家上百年发展的历史距离时所必然要产生众多问题。正因 为如此,中日两国可以做许多事情,两国之间需要相互学习。
森大将的讲话非常客气,却使我们想到,日本虽然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特别在应急救援方面积累的技术和文化教育先进之处,可供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当然要一下子全部学到手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而应该一一消化引进,从技术到理念来一个脱胎换骨。相信再用几十年时间,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中国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