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安网讯:安徽总队立足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现实斗争需要,抢抓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重视与支持,大力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实有各类消防执勤车辆935辆,灭火救援器材6.4万余件套,消防员防护装备8.6万余件套。抢险救援车、压缩空气泡沫车、雷达生命探测仪等一大批进口先进装备配备一线部队,实现了数量猛增、结构优化、性能升级的突破和发展,部队作战实力显著增强,为圆满完成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突出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支持。总队党委紧紧抓住宣贯《消防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等有利时机,提请省政府下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的通知》,将消防装备建设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各地加大消防装备经费投入力度。在装备发展思路上,重点解决常规装备建设数量不足与解决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在发展对象上,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与专业抢险救援特勤装备配置;在建设方式上,坚持走政府财政集中采购的主体建设模式与坚持多渠道投入的新模式并重。“十二五”期间,安徽总队争取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各市按照1:2比例配套经费4.2亿元用于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1235万欧元购置先进消防装备。
科学规划发展,提升性能结构。针对安徽实际和灭火救援形势,安徽总队确立了车辆装备建设“数量达标、性能优先、配备合理、全面升级”的总体思路,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总队定期召开推进会,指导解决问题。各地仅仅依靠党委政府,迎难而上,开拓思路,将车辆装备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一并推进,既壮大了全市灭火作战力量,又节省了部队车辆建设经费,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现代化火场作战要求,安徽总队逐步淘汰东风、解放系列底盘消防车辆,基本形成了载水量5-8吨,水泵流量60升/秒以上,五十铃、斯太尔、豪乐底盘为主体的主战消防车辆体系,同时适当引进进口“MAN”、奔驰底盘消防车和荷马特破拆救援工具,提高了部队灭火救援攻坚作战能力。
发挥最大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全省消防部队健全完善了装备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形成了细化、全面的装备工作制度体系。注重培养装备工作技术骨干,实行装备分级维护和装备技师跟班作业制度,有效提升了装备技术保障能力。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后勤管理系统平台,积极拓宽装备管理系统应用范围,覆盖装备使用维护、储备维修、退役报废、实力统计的全过程,有效提升了装备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总队制订出台了《战勤保障建设标准》和三年规划,全省共投入8000多万元,配备各类战勤保障车95辆,灭火药剂60吨、应急救援器材物资2.4万余件(套),并在16个支队战勤保障大队、潜山、九华山、黄山风景区3个山岳救援大队代储应急救援器材和防护装备1.2万余件套,形成了以合肥、芜湖、蚌埠、安庆4个战勤保障大队为中心,覆盖全省的战勤保障网络体系。各地建立了统一的车辆装备档案,把每辆车、每件器材进行了数码照相,按照器材装备名称、型号、性能、用途及安全注意事项、管理维护责任人等数据资料建立了器材装备登记表,采取分类入库的方式,完善了车辆器材装备的基础技术资料,为科学管理车辆装备器材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