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绵竹5月11日电 (记者 徐杨祎)以“防灾救灾、灾后重建与城镇化转型”和“全球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汉旺论坛11日在四川绵竹开幕,为期两天。
与会的学者、专家将围绕论坛主题,对“医学救援在救灾中的地位和作用、灾害风险评估、城镇突发灾害的应对及应急产业规范化标准化、NGO在防灾救灾中的角色和作用、灾后城镇化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继承”等六大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的召开恰逢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并且时隔四川芦山地震不足一个月,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德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第二届汉旺论坛组委会副主任董晓刚介绍说,本届汉旺论坛定位为防灾救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开放型全球论坛平台,旨在汇集与分享全球的智慧,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高端国际对话与合作平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模式。
塞内加尔农业、能源与环境部部长阿罗纳·库姆巴·恩多费尼·迪乌夫在致辞时表示,地震发生后不仅要考虑到救灾的问题,还有饥饿、水污染等,“我们做好民众灾害防御教育的工作,在危机发生时就不会那么恐慌”。
瑞士Pathway国际组织会长劳伦斯·布鲁姆则希望通过论坛六大议题的讨论,能为地震灾后重建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比如芦山震区仍处于地质活跃的状态,我们要做好准备。”劳伦斯·布鲁姆说。
首届汉旺论坛于2012年5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四川德阳两地举行,并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四川德阳汉旺镇命名。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汉旺镇受损严重,但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取得了丰富成果。董晓刚介绍称,以汉旺命名论坛,旨在建立一个能关注世界并被世界所关注的防御灾害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训、防灾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科技与产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