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跨区域灭火救援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3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

2.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2.1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部局的一体化信息建设构架已经形成,其中的灭火救援指挥系统包含了火警受理子系统、消防指挥调度子系统、火场通信子系统、模拟训练子系统等,结构合理、思路超前、实用明晰,实现了大部分的接警、调度、指挥功能。特别是通过GPS实现了显示消防车辆出动、行进和到场情况;通过公安的1:500的PGIS图实现了准确显示灾害地点周边的建(构)筑物、道路、消防水源等信息,为消防指挥员提前排兵布阵提供了“棋盘”和“棋子”。但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2.1.1建立移动指挥平台和消防车移动终端。信息化建设的指挥平台建设重点是在指挥中心,笔者认为应将指挥平台前移到移动指挥车,通过3G无线连接共享服务器信息,达到指挥中心能实现的指挥功能在移动指挥车上能全部实现。每台消防车上除了实现GPS功能外,要实现地图显示功能和信息接受功能,以便每辆车在出动途中就能接受指令并准确领会。

2.1.2完善类型預案。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灭火救援预案管理子系统对预案按照总体、类型和对象进行了分类,并对预案的格式和内容有了明确的要求。当前消防部队比较重视的是对象预案,这当然是好的。但我认为上升到支队以上层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支队的车辆装备完善类型预案。要以本支队战区划分为基本范围,同一战区内的同一类型制定一个调度预案和一个处置预案。其中调度预案既要结合本支队和本战区实际,又要符合《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管理工作规定》的力量编成要求;处置预案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共享。

2.1.3建立重点单位的三维图像,有条件向一般单位延伸。建立重点单位的三维图像是对象预案中单位情况和基本信息的补充,它以动态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示单位周遍环境、单位内部结构、灭火进攻通道和大楼主要消防设施,非常直观。一旦该单位发生火灾后,指挥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准确推测火灾发生的大致情况,火势最大的蔓延可能,为指挥员的尽快准确决策,战斗员的安全有效进攻提供很大帮助。该工作的信息采集量很大,应先以重点单位为主,然后逐步按火灾危险性大小向一般单位延伸。

2.1.4完善指挥中心的情报信息提供功能。指挥中心除了完成接警和调度功能外,更重要的任务是情报信息提供功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完成火场信息的上传下达。这一点总队强调的比较多,总体完成较好。二是借助公安视频监控,了解道路状况,引导消防车快速准确赶赴火场。三是联系必要的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和装备赶赴火场,并向火场指挥部定期报告成员单位的出动情况和大约到场时间。四是及时向火场指挥部报告通过接警了解的火场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火单位、地址、起火部位、火势大小、起火主要物质、有无人员围困等信息。五是提供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等客观因素。六是提供火场指挥部需要的其他信息。

2.1.5建立远程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作为加强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科技手段,为消防指挥中心及早发现火警、提前掌握火灾情况、快速处置火灾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该系统是将所有安装有报警设施的建筑的报警信息、重要危化单位的视频监控信息依托通信运营商和物联网技术接入指挥中心,实现消控中心和消防指挥中心同时报警和对化危单位的视频监控功能的功能。

2.2建立高效的指挥体系

2.2.1建立到场最高指挥员指挥制度。《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例》规定火场总指挥由当日值班指挥长或到场的最高首长担任。但笔者认为,为增强指挥权威性,火场总指挥应为到场的最高首长;到场领导级别一样的,按编制序列自觉确定火场总指挥。

2.2.2增强团队指挥意识,规范指挥程序。火场指挥既复杂又紧急,单靠一二个人显然难以很好地完成。火场指挥团队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整体。总指挥应及时根据作战指挥组、通信组、技术专家组等成员提供的各种情报信息,快速地就救人、灭火采取正确的战术措施,合理力量部署。待指挥员作出决策后,各组成员根据分工迅速贯彻落实。与现状相比,指挥员要增强决策意识,其他成员要增强服务意识。

2.3群策群力,开发科学实用的对讲机耳机。

对讲机生产厂商和消防科研单位要共同研究,开发一款科学实用的对讲机耳机,着力解决对讲机收发需要用手指收发的问题和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声音难以传出的问题。

2.4改革训练和考核方式。

2.4.1改革比武模式。近几年各级采取了比较实战的比武项目,支队、总队往往有一年两次以上比武,这对基层官兵掀起练兵热潮不无益处,但是全民练兵皆为“比”的局限性也暴露无疑。笔者认为,总队以上比武以2-4年一次为妥,内容以表演性项目为主,主要展示的是消防部队的威武矫健形象;支队比武可以每年一次,内容可以以体能项目为主,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兼得。

2.4.2改革考核方式。以支队考核为主,总队适时抽考。考核可采取设定若干个实战项目,随机拉动大中队实战演练,按照接警、处置程序,基础科目熟练度、综合灭火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基本确保平时实战训练多的队得分高,应付浮夸的队得分低。这种考核方式有两个关节点需要加强:一是项目设定必须客观,灾情设定必须详细,指令下达必须清晰;二是监考官必须客观公正。

2.4.3改革训练模式。训练方式应在三个层次上递增:一是按规程训练阶段。这是最低层次训练阶段,应集中在一、二年度兵中实施,通过训练,能够按照规程熟悉器材装备,掌握器材装备的的性能参数,机械运用火场战术。二是熟练运用器材装备和战术阶段。对象为全体士官,要求班长和战斗员每人对所有装备都要能熟练运用,得心应手运用火场战术。驾驶员要对中队所有车辆都能熟练操作。三是专业化训练阶段。对象主要是攻尖组成员和驾驶员。要求对分配的器材和车辆操作达到专业化程度,几乎做到人机合一。同时体能训练应该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即在时间上要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内容上力量、耐力、爆发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要全面训练,方式上要符合人体学特点,科学循序地训练。

 
关键词: 灭火救援 应急救援

  • 下一篇: 武警水电部队打造“应急救援国家队”品牌
  • 上一篇: 京冀举行防空防灾应急救援联合演习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