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产业观察 正文

从阻燃防护服市场之殇 议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1  

 

1.2、市场发展状况

1.2.1、产业用纺织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只有麻袋、帆布,绳、带、缆等几个品种。到1985年才提出产业用纺织品的概念,有部门专门抓产业用纺织品。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在1988年开始有统计资料,当时把麻袋类产品剔除在外。根据这一统计口径,历年的产业用纺织品产量、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以及其在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中所占比重见图1。由于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也是逐年增加的,因此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并不总是逐年提高的。从图1中可以看,从1988—1998年10年间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是逐年提高的,1998年达到最高(14.81%);而后这一比例反而有些下降,2002年跌至12.3%。2003年以后,尽管纤维加工总量增长的非常快,但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率仍有所上升,2004年到.达13.27%。
 

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般产业用纺织品产量的迅速增加,例如过滤用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骨架材料。合成革基布。土工合成材料、建筑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等,2004年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用纺织品发展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些品种都是在最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如灯箱布的基布、经编鞋里布等,2004年产量已分别高达10万t、8.5万t,但在以前却没有把这些产品作为产业用纺织品进行统计。之后,到2005年,产业用纺织品占纺织工业纤维总用量的比重又增长到14.23%。
 

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以化纤为主,各种原料用量比率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化纤所占比率已达88%。化纤中以涤纶使用最多,其次是丙纶和锦纶,以棉为主的天然纤维仅占12%。

1.2.2、非织造布产业的市场发展状况

产业用纺织品主要包括机织、针织、编织、非织造布以及纺织品间各种复合结构的产品等,在不同的领域根据其各自的性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迅速增加,非织造布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用量亦逐步增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天飞行器、环保过滤、医疗、卫生保健、工业、农业、土木水利工程、建筑、运动器材、家庭设施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的非织造布是从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1978年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还只有3000t,至1982年已发展至1.5万t,90年代后期,非织造工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推动,非织造布迅速发展,2002年总产量达到63.25万t。2003年,我国务类非织造布总的生产能力已超过130万t,总的生产线已超过2100条,实际产量为83.64万t,2005年则达到120万t左右,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1997年产业用纺织品中非织造布的占有用量约为10%,2002年上升为16%,2003年为20%左右,到2004年、2005年高达32%。随着非织造布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所占份额将会进一步增加,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结构中的主力军。

根据近两年我国务类非织造布的产量情况,统计得到各类产品所占份额比例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纺粘、针刺、化学粘合与热粘合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约为88%,而水刺、浆粕气流成网、熔喷和湿法产品的份额都在5%及以下。

 

2、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检测现状

2.1、检测技术规范与标准制定

由于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的特殊性,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检测标准、方法和仪器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纺织品,而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对该类产品加工、使用和性能指标检测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工作。我国对产业用纺织品相关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主要包括10大类产品,即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土工合成材料,帘子布、帆布、篷盖布,线、带、绳,鱼网,防护用纺织品,毯、毡类,过滤材料,汽车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检测标准。

从制定的时间上看,20世纪80年代颁布实施的标准主要是线、带、绳、鱼网,防护用纺织品中涉及作业安全的产品(如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带电作业用屏服、绝缘鞋、防酸防静电工作服),蚕丝、合成纤维网过滤材料,汽车安全带,玻璃纤维等产品,这些标准大部分为国家推荐性或行业标准,强制性的标准有“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GB3003—1982)、“焊接护目镜和面罩”(GB3609—1983)、“绳索鉴别用的颜色标记”{GB5196—1985);20世纪90年代以后颁布实施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土工合成材料,帘子布、帆布、篷盖布,医用防护服、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产品,毯毡类产品,汽车内饰材料以及生态纺织品,强制性的标准有“阻燃机织物”(GBl7591—1998)、“土工布鉴别标志”(GBl4798—199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l9082—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l9083—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l9084—2003)、“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199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

从制定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的内容看,由原来只检测产品本身的物理性能,发展到目前侧重于产品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影响指标的检测,说明产业用纺织品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加强对其安全性和使用性的检测成为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2、检测机构

产业用纺织品的检测除特殊要求外,其检测原理与仪器基本上类似于传统纺织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有规模化的专业检测机构,主要是根据对产品不同性能的需求,不同行业设立专门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如对土工合成材料的检测,交通部、水利部、原轻工业部等都建有检测中心;对防护用纺织品的检测,有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公安部、总后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等设立的检测中心和实验室;对过滤材料的检测,有环保局、农业部、原机械工业部设立的检测中心等等。

2.3、国外技术法规与标准及检测机构

比较而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技术法规和各类标准的制定也相对落后。目前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非常广泛,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对比较健全,目前国外关于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与法规和协会很多,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美国实验与材科协会(ASTM)、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协会(IFAI)、美国商业部国际标准和技术局(NIST)等等,这些组织或协会制定的标准就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制定我们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标准提供参考。由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广泛用途,其检测机构也遍布国家的很多部门。

3、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环境

3.1、有利环境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之所以能够得以快速发展,除与产品的特殊性能有关外,还与我国整个大的经济运行环境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联的。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化纤产量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我国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迅速增加。首先,我国的国民经济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发展,近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2005年达到4.64万亿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产业用纺织品。其次,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006年,我国的化纤产量达到2025万t左右,在规模上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常规化纤品种的生产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发展,化纤新品种的发展也较快并投入产业化。第三,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年纤维消费量超过14kg,总体上达到小康,也为产业用纺织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第四,我国已加入WTO和国际接轨,在技术、产品、投资、贸易、专业活动等方面,都将和国际社会向交融。

从微观上讲,我国许多行业和部门都对产业用纺织品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例如我国政府狠抓基础建设,需大量土工合成材料、防水材料。篷帆布材料;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采用过滤用纺织品,加强烟灰过滤,净化水源和空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给纺织工业带来机遇,汽车工业需要较多高质量的内使材料及其他纺织品与之配套;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有赖于推广农用纺织品,包括遮阳网、防虫网以及农作物覆盖栽培,保温被等;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对劳动防护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需要的防护服主要包括各种工业用劳动保护服、耐高温阻燃服、防化服、防电服以及防辐射服等等,这些产品有的需要进口纤维,有的后整理剂也需要进口;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晶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有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用品和医疗条件,但目前产品使用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产品的质量档次也落后于国外,尤其是人工器官基本上依赖进口;另外,铁路、公路运输需要的篷盖布也将大幅度增加。

3.2、不利因素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2004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按照新的出口退税规定,纺织行业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从17%降到13%,或从13%降到11%。对于出口依存度达30%的纺织行业来说,影响深远: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纺织业利润就会下降40亿元。而我国目前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大多都是中低档的低附加值产品,我国政府降低出口退税率,无疑会使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2005年6月19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公布“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于2005年7月10日正式实施。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以相关商品出口实绩为依据,出口实绩金额原则上按出口产品的增值率相应计算。虽然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量和金额不断增加,但其增值率比较低,因此根据此管理办法,如果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不加大其附加值的开发力度,其出口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产业用纺织品本身质量方面,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尤其是我国还不能大批量生产高性能纤维原料等原因,致使生产加工的产品多数中低档次,即使规模较大的企业质量虽较好,仍与国外产品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我国海关对我国非织造布和部分产业用纺织品的相关统计资料,2004年虽然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5亿美元,但许多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金额远高于出口金额,如无纺织物进口金额约为4.1亿美元,而出口金额约为2.4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1.7亿美金,进口产品的平均单加比出口产品高出64%,说明我国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于国外的产品。另外像专门技术用途的纺织产品及制品,塑料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的纺织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金额也在1亿美元以上。

3.3、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产量和增长速度看,都呈迅速增长趋势,但在纺织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未凸显出来。而且由于这几年新增生产能力过快,使大部分产品有趋于相同,部分类别的产品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企业间相互竞争加剧,销售价格急剧下降,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相当大,存在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比较薄弱,质量管理不严格,营销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性能专用设备开发能力差

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设备的开发。目前我国自制设备的技术水平相比国外要低一个档次,影响高品质产品的开发生产。

(2)专用纤维品种少

产业用纺织品不同于服装、装饰类的生产,根据不同工艺,需要不同的原料。但目前我国可供选择的专用原料不多,不能满足产品性能的要求,影响了产品向功能性和差别化方向的发展。

(3)科研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产品难脱俗套,基本为常规产品,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不利局面,企业难有发展。

(4)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产业用纺织品和非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我国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缺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需求。

(5)缺乏名牌战略意识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发展迅速,也有部分出口,但价格不高,除质量方面的因素外,没有名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阻燃防护服

  • 下一篇: 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发展和对策研究
  • 上一篇: 安阳市消防支队消防装备器材采购中标公告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