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徐州市“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加快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徐州市消防条例》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市城乡消防规划建设实际,编制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减少一般火灾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狠抓重点防范、创新社会管理、强化责任落实、规范监督执法,全面提升部队灭火与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全力维护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结合“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巩固和加快乡镇保安消防队转型升级,培育城乡专兼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构建覆盖城乡的专业消防力量体系和综合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实现消防经费保障总量达到基本支出计领标准下限的80%以上。
二、部门职责
各级政府应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切实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适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应认真落实消防执法联动机制,建设、财政、规划、国土、市政、安监、文广新、环保、供电等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履行城乡消防规划建设职责。
三、重点工作
(一)小城镇消防规划专篇制(修)编
为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各县(市)、区要制定和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及时做好消防规划制(修)编工作。继续推进小城镇消防规划专篇制(修)编工作,着力推进重点中心镇和地区特色小城镇消防规划落实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二)消防站建设
进一步优化消防队站布局和规划设计,从源头上杜绝县(市)大队消防队站“边缘化”、“空心化”等问题;加快推进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贾汪区5个特勤消防站和杏山子、殷庄路2个标准消防站建设。
(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1.消防水源建设。结合开发区、专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等新区建设与城建新(改)建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市政消火栓。对新、老城区缺少或损坏的市政消火栓,落实有关部门补齐或维修,提高消防供水能力。根据各地实际,确定各县(市)、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内完成市政消火栓的建设任务(其中,丰县:90个,沛县:92个,睢宁县:82个,邳州市:95个,新沂市:95个,铜山区:70个,贾汪区:50个,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0个)。
2.消防设施联网检测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建设,年内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联网接入量不低于40%;全市自动消防设施维保率达到90%以上,消防控制室值班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
(四)消防车辆器材装备
依据市消防支队装备评估论证成果,按照“结构优化、品种齐全、性能先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强化装备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加强市区执勤中队重型泡沫大型水罐消防车配备比例,使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处置本地区主要灾害事故需求相适应。年内,新增配备登高消防车、6辆水罐(泡沫)消防车和1辆通信指挥车。年内,启动并完成区(县、市)级消防装备建设评估论证工作。完善战勤保障大队保障体制,按标准配备人员、车辆、装备,根据执行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制定完善各类战勤保障预案,明确保障内容、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加强预案演练和社会联勤机制建设。
(五)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继续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巩固和加快乡镇保安联防消防队转型升级,培育城乡专兼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构建覆盖城乡的专业消防力量体系和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明确建队、征招、管理、训练和经费保障等内容,全面实现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法制化和规范化。10月底前,各县(市)和铜山区、贾汪区要严格按照省标准建设完成1个政府专职消防队、1个保安消防队,力争发展1个企业消防队。市消防支队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府专职队适时召开现场会进行总结推广。
(六)消防信息化建设
1.完善信息化系统应用。升级完善消防接处警软件功能,建立基础数据质量管理机制,深入推进PGIS业务图层数据加载。加强部队管理信息化建设,年内所有现役中队完成电子岗哨、指纹查铺、营区门禁等技防措施建设。开展重点单位资源库、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筑消防设施远程监测巡防、社区警务平台二期、防消结合等自研系统推广部署应用工作。
2.完善各类系统应用规则。从提升基础数据质量、完善系统应用规则入手,制定信息化工作月度考评工作细则,每月开展网上考评并进行通报,逐步实现“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4月份,试点开展服务外包、招聘文员等信息化运维模式,组织开展指挥调度网音视频设备日巡检工作,制定通信器材故障维修流程,强化信息系统运维工作,提高已建系统设备完好率。
3.强化通信装备配备。开展通信装备测试,进一步规范中队无线电台、头骨、耳骨式送话器等常用通信装备配备,6月底前,完成试点400M电台补充无线通信三级网工作,研究解决灾害现场无线信号覆盖问题。8月底前完成执勤中队首车配备具备定位、导航、语音播报、行车记录、实时状态变更等功能的车载GPS终端,配备移动指挥平板电脑。独立接警大队配备可视化指挥视频终端,继续推进政府专职队接处警终端机营区监控建设。加强支队级应急通信保障分队人员配备和装备建设,上半年完成动中通卫星指挥车升级改造任务,并组织开展支队级跨区域应急通信指挥拉动。
(七)消防宣传教育与培训
深入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纲要》,上半年建成徐州消防教育馆,以徐州消防教育馆、绿地社区消防体验中心、徐州乐园消防体验项目等为平台,打造全市消防宣传科普基地;广泛开展“119消防日”、生命通道体验、重阳节送消防平安等主题活动和提示性宣传;协调媒体组织“走基层、看消防”专题采访报道,深入挖掘亮点和特色工作,组织开展“消防达人”和“十佳消防卫士”评选;依托微网站平台,提升市消防支队网络化便捷服务新模式,并积极参加部局“全国消防微媒体联盟”,认真遴选第二届全国119消防奖人员。
(八)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推广云龙区、铜山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做法,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打造农村、社区群防群治的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年内基本完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