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9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核心提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大考验,全省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由各级人民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军队、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前 言

本规划根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着眼四川防灾减灾工作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重点加强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行业合作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自然灾害,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基准期为2010年,规划范围为四川省内地震、地质、气象及旱洪等自然灾害。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四川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制订防灾减灾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防灾减灾现状与形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大考验,全省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由各级人民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军队、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节 “十一五”工作主要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5·12”汶川特大地震、特大暴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特大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复杂的防灾减灾形势及重大挑战,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与战略部署,带领全省人民锐意进取,攻坚破难,取得了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

五年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联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专业救援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应急队伍逐步壮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临灾避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发展机遇

——经济健康发展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通过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全省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为快速救灾救援提供了便利条件。以西部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及“村村通”工程为支撑,构建了通向灾区的多通道快速救灾救援通道。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加快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设与完善,为灾后快速救援救助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科学技术发展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手段。无线通讯、“3S”、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及设备装备的应用,为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重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实践为防灾减灾积累了宝贵经验。近年来,我省在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特别是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考验,为政府、社会及公众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更加开放自信从容应对大灾大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际交流合作及民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为综合防灾减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参与国际救援、分享自然灾害应对的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为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随着社会各界主动参与防灾减灾的意识逐步增强,积极投身防灾减灾工作,日益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社会动员逐步实现由应急化向常态化转变。

第三节 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2011年至2015年,是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期,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不断增长,城市(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加速,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全省地质、旱洪及气象等灾害易发、多发的趋势将继续存在,防灾减灾形势严峻。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全省174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当前,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尚不健全,基层应急支撑能力普遍薄弱,群众识灾、防灾能力还较欠缺;加之诱发因素复杂多变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防灾挑战不断,压力剧增,形势十分严峻。

——旱洪灾害频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年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5—9月,且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人口耕地集中、生产总值占全省85%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2%。十年九旱、洪水频发、旱洪交错,是我省的基本水情。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旱洪灾害日趋严重,部分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加之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洪灾害的能力不强。

——防震减灾形势严峻。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中段,全省有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汶川8.0级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当前,全省监测台网布设不足,监测系统整合与集成不到位,监测能力偏低,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应对极端事件的基础还很薄弱。我省现代地震灾害呈现以下特点: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财产损失大,西部山区人员伤亡重;次生灾害重,衍生灾害损失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震灾害损失呈现非线性加速的增长趋势。我省防震减灾形势严峻。

——原生环境脆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加大,引发新的灾害风险增大。四川地处西南山区,原生环境脆弱,全省绝大部分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及范围加大,引发新灾害的风险增大。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超负荷,部分建筑达不到设防标准,城市管理还比较薄弱,造成城市对自然灾害有明显放大作用并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广大农村,尤其是盆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业及其他自然资源为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不少农村人口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

——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与科技支撑有待大力提升。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减灾救灾能力底子薄、欠账多。防灾减灾人才、应急救援队伍短缺,人才结构需要优化,应急队伍资源共享有待提高。应急装备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不足。防灾减灾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不足,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欠缺,科技投入的系统性和持续性需加强,现代化专业监测预警技术应用还有待大力提升。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亟需健全。当前,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和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尚未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还不顺畅,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化处理及公共服务水平还较低,建立信息畅通、协调有力、联动联防、运转高效的常态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制刻不容缓。

——防灾减灾意识与防灾减灾形势需求差距较大。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亟需增强,城乡社区减灾工作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急需健全,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还较薄弱,识灾、避灾、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公共服务意识、增强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任务还较艰巨。

总之,“十二五”是四川防灾减灾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战略期,要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 防灾减灾

  • 下一篇: 2003年救生圈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不合格产品
  • 上一篇: 暂无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