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在江苏徐州一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名为“金王劳保机电有限公司”的摊位,并且认识了该公司法人代表王秀海。虽然王秀海只是个小老板,但是,他的思维十分敏捷,对当时较为混乱的劳动防护用品市场有着清醒的认识,对那些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劣产品的现象极为反感。在和记者交谈时,他还提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监管的建议。更巧的是,被记者关注的“中国劳保网”竟然就是王秀海办的,他的夫人马娟就是网站的负责人。
一对夫妻,一家私企,就办起了“中国劳保网”,这让记者对王秀海和马娟夫妻刮目相看了。2006年,记者在徐州参观了这个网站。2007年底,应马娟的要求,记者给他们发去了上面提到的照片和文章。
这几年,“中国劳保网”多次出现在北京等地的劳动防护用品展会上。记者得知,2008年,王秀海的公司更名为徐州世纪金王职业防护用品公司,公司不仅有了新的办公地点,还设立了防护用品陈列室。目前,该公司已有3个销售店面,2010年该公司的销售额预计超过2000万元。
“现在,很多国产防护用品的性价比都超过了外资企业。有机会,我可以带你到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去看看。他们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12月16日,王秀海在电话里说起了他近年来的经营感受。马娟则表示,网站虽然有了10名员工,但在挖掘网络经营的潜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其实,王秀海的公司和网站这几年的发展,只是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侧面。这个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对劳动防护的投入加大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劳动防护用品在“十一五”期间的销售额,每年增长30%以上,各类公司包括“王秀海们”在内,共享了国家重视安全生产所催生的市场效益。
和王秀海夫妇一样,业内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劳动防护这项“造福积德”的事业中贡献了力量。其中有老专家佘启元、沈润娥,已故的天津市安监局正处级调研员徐文生,防护用品生产经营企业中的职安健集团董事长刘钜源,重庆百货大楼劳保公司经理李运杨,深圳鹏亮劳保公司总经理卢俊宏,等等。通过和他们的交往,我采写的报道,专业性和权威性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