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事故灾难类应急演练案例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8    来源:应安网

  6、长沙市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

  为检验本市发生矿山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能力,及时、快速、有效地开展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减少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促进矿山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根据省政府对市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要求和年初工作安排,市安监局于2008年12月5日在岳麓区莲花建材有限公司采石场(简称演习矿)组织实施了本次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此次演练领导小组由市安监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演练全过程,包括发布演练开始与结束命令等。各部门各单位在演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演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演练办公室,负责演练准备工作和演练过程中有关工作。

  此外,演练组织单位还制定了详细的职责分工,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市安监局。组织、指挥、协调本次矿山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负责接报、处置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信息,处理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的组织联络工作,协调矿山应急体系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协调现场指挥部技术专家组和现场抢险组工作,组织专家制定事故抢救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调集矿山救护队。

  2.市公安局。负责治安保卫,指导和参加现场治安保卫组工作,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3.市卫生局。负责调集1台120应急救护车,调派医务人员及相关的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实施医疗救护工作。

  4.市国土资源局。参加现场指挥部技术专家组工作。

  5.岳麓区政府。负责四级(县级)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响应;事故升级后,协助三级(市级)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负责善后处理,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6.莲花镇政府。协助做好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负责当地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

  7.莲花建材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布置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和接待工作,实施企业应急救援演练,参与市、区级救援演练。

  为搞好调度演练工作,现场救援组下设指挥调度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事故调查组、新闻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相关工作组。具体工作如下:

  1.指挥调度组。由市安监局××局长为组长,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岳麓区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负责调度演练情况,协调有关事宜,及时掌握抢险进展情况,并将事故情况、控制或发展趋势通报其他专业组。

  2.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负责,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配合。负责对模拟演练现场的保护、疏导交通、疏散人员,圈定警戒范围,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3.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负责,主要负责调度1台120医疗救护车(配相关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模拟对受伤人员及时抢救和医治。

  4.技术专家组。由市安监局负责,组织3位非煤矿山类专家参加演练。市县两级安监局、国土资源局派人参加技术专家组。

  5.事故调查组。由市安监局为组长单位,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总工会、矿山企业主管部门、技术专家组为成员。

  6.新闻报道组。由市安监局为组长单位,长沙电视台、长沙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有关新闻媒体为成员。负责对演练情况进行详细报道。

  7.后勤保障组。由市安监局负责,主要负责安排车辆、饮水、用餐等。

  二、演练内容

  演练实施具体包括演练准备、预案启动、总结讲评3个部分。

  (一)演练准备

  1.演练开始前5天,在岳麓区境内选择好演练现场,并报告局领导同意后实施。

  2.演练开始前3天,召集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开预备会议,讲解过程并布置工作,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

  3.演练开始前1天,布置好演练现场。

  (二)预案启动

  1.12月5日×时×分,指挥长在市安监局下达“演练开始”命令。市安监局值班人员立即电话通知演习矿负责人开始演练,演习矿负责人立即(口头或电话)通知现场相关人员开始演练。

  2.现场相关人员接到演练开始的指令后,现场模拟的作业人员(矿山企业人员×××)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演习矿负责人。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地点、事故点的具体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简要的事故原因说明等。

  3.演习矿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安排兼职救援人员组织力量开展自救,并立即向岳麓区安监局、公安部门、卫生救护部门报告。

  4.岳麓区安监局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岳麓区人民政府和市安监局报告。岳麓区人民政府首先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岳麓区安监局立即调动签订协议的矿山救援队(宁乡县矿山救护队)开展救援工作,赶赴事故发生地。

  5.市安监局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局领导及有关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调集浏阳市矿山救护中队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市安监局值班人员电话不间断地调度了解事故最新情况,值班室做好各时段接报电话的详细记录。

  6.×时×分,事故情况发生变化,确定受困人员为3人。演练矿立即向岳麓区安监局报告,岳麓区安监局立即向市安监局报告并请求上级派救援队伍增援,同时向矿山企业了解情况及事故发生地的详细情况并绘制草图,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7.指挥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同时,请示市领导启动市级《矿山预案》。市安监局值班室接到指挥长启动《矿山预案》指令后迅速通知本局相关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同时调度市级相关部门和长沙市矿山救援支队煤炭坝大队开展救援。

  8.市级各有关单位、被调遣的救护队、被选派的专家及相关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从各自单位赶往事发地,实施救援工作。

  (三)总结讲评

  1.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到矿山会议室进行总结。

  2.演练办公室工作人员向领导小组报告演练情况。

  3.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局长××作演练情况讲评,并作总结讲话。

  4.上级领导作重要讲话。

  5.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市安监局局长××宣布“矿山应急救援调度演练结束”。

  7、永州市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演练

  为进一步检验各级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增强公众应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与救援信心,提高各级环保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组织协调、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能力,永州市政府、市环保局、市应急办、市安监局、市公安局等12个部门(单位)联合举行了永州市首次饮用水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永州市环保局局长××主持本次演练,省环保厅××巡视员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

  一、演练情景设置

  2×××年×月×日×时,永州市阴阳山水源地范围内,1辆装载苯类化学品的槽罐车因交通事故引发火灾,导致驾乘人员受伤以及部分危险化学品流入河流,可能污染到阴阳山水源地。在市环保局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事故作出了及时有效应对。演练采取远程传输和实战操作的方式进行,完成了应急响应、应急配合、应急处置和应急终止等4个程序,实现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

  二、具体演练步骤

  13:30市环保局局长××宣布演练正式开始。事故发生后槽罐车押运员立即向市110指挥中心报警,110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协调市交通巡警支队、119、120、交通局、安监局等部门赶赴现场处置;市交通指挥部门通过GPS定位监测系统,迅速查明了事故车辆的具体位置和装载的危化品种类及数量;路政、运管等单位立即展开应急救援。

  13:35市环保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启动市环保局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以××局长为总指挥的现场指挥部;下设污染控制组、现场调查组、现场监测组和环境应急专家组,并迅速开展各项处置工作。经初步调查,事发地紧靠阴阳山水源地,情况紧急。市环保局立即建议市政府启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3:40市政府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立即启动市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以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为总指挥和各成员单位参加的指挥部,同时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各协同部门也随即启动相应应急方案。

  13:45消防人员按指挥部指示对储罐进行喷水灭火,降温冷却,防止扩大爆炸范围;120工作人员在交警、消防人员的协助下,迅速转移、救护伤员;市交巡警支队在事故现场布置警戒线,封锁并勘察事故现场;安监局会同专家对事故现场中残存的危化品进行安全处置,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气象部门对事故现场气象进行监测。

  13:55市环保局现场调查组发现在灭火过程中,有化学品随消防水通过雨水管网流入河道。预计1小时后污染带最前方的部分有可能抵达A水厂和B水厂取水口。如不及时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14:00环保污染控制组在事发点外围20米处布置化学品围栏,防止污染物扩散影响附近水源地。同时采用吸附棉,对已流入水体的粗苯进行吸附打捞。

  14:05A水厂、B水厂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水源地污染应急预案,成立水厂指挥办公室。管理组迅速关闭取水口,24小时待命;工艺组开启深度制水工艺;监测组开展水源地水质加密监测工作。

  14:10环境应急监测车对周边敏感位置的大气、水体进行监测,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供水部门对取水点加强监测。

  14:12经消防、安监、公安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事故现场险情已排除。高速公路恢复正常交通,伤员得到妥善救治。水厂工作人员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报告结果显示,未发现甲苯、乙苯等物质。

  14:15专家组根据主要污染因子不溶于水、比水轻、悬浮于水面的特性,建议进一步组织人员对污染水域采用活性炭草包对水面进行隔离,控制和减轻污染,防止污染扩散。

  14:18经环境应急人员紧急处置,河流内污染带已消失,污染控制工作取得成效。市固废处置中心车辆将吸附棉等物资进行安全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14:25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报告,分析确认此次事故最终未对水源地造成不良影响,为Ⅳ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污染情况得到了无害化处置,事故条件已消除;污染源的泄漏和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根据《永州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符合事故应急终止条件。

  14:30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状态终止。

  三、总结评估

  总的来说,此次演练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1.阵容规模大,参与力量强, 贴近实战。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锻炼效果好。

  3.重点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水平。

 

  • 下一篇: 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演练案例分析
  • 上一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