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根据省减灾救灾委统一布置,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安徽省直机关将举办哪些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吴旭军:省减灾救灾办及有关减灾救灾委成员单位将在合肥市蜀山区开展大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现场活动成果展示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区、防灾减灾科技产品展示区、减灾避险演练区。
1.成果展示区:主要通过图板反映近五年来,各减灾救灾成员单位、合肥市蜀山区及其所属社区在各类灾害防范应对所做的防灾减灾等的工作成果。
2.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区:由各成员单位印制本单位防灾减灾有关常识宣传页(册),由各成员单位派员应答及讲解或委托蜀山区负责组织志愿者现场发放。
3.防灾减灾科技产品展示区:由各成员单位提供新型防灾减灾产品及其产品技术性能,现场讲解或由蜀山区组织志愿者现场解说。
4.减灾避险演练区:由蜀山区组织医疗救护应急演练;组织由消防等专业队伍对灾害救援以及消防设备的使用进行演练。
记者:我省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系列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吴旭军:我省地处华东腹地,是我国从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气候区,南北冷暖气流交汇频繁。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天然地将安徽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气象条件,造成我省多灾易灾的环境。因此,我省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借助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意义重大而深远,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记者:近几年安徽省防灾减灾工作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旭军:在民政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成立了省减灾救灾委员会,明确了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研究制定了全省减灾工作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协调各市和有关部门开展减灾工作,促进减灾救灾交流与合作。各市、县(含市、区,下同)相应成立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协调开展本地重大救灾活动,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是防灾减灾法规政策逐步完善。修订和完善了《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印发了《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省、市、县逐级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防汛抗旱、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