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安徽加强防灾知识宣传 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0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网站

三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气象、水文、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逐步完善。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加强。

四是重点工程防御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实施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公路灾害防治等多项重大工程,沿江沿淮防洪能力有效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人口密集区、城市及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全面实施。

五是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能力得到加强,应对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成效显著。

六是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加强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广播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科技支撑平台基本形成。

七是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兼结合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和人防专业队伍以及灾害信息员队伍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

八是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日趋健全。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记者: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吴旭军: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着力加强以下十个方面建设来增强我省防灾减灾能力:一是健全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的技术和信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三是完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完善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四是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五是夯实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统筹协调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六是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加强全省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加强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七是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大政府对综合减灾的科技资金投入,搞好灾害科学的应用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八是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等。九是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十是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软实力。

 

  • 下一篇: 关于我国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现状的几点思考
  • 上一篇: 湖南大力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