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辽宁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出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6    来源: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记者5月15日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省政府日前出台《辽宁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详细阐述了我省未来防灾救灾的思路和措施。

记者朱勤报道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及时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已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记者5月15日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省政府日前出台《辽宁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详细阐述了我省未来防灾救灾的思路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创新,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共建设应急避难场所2000个,完成了2个市、8个县的储备库改造项目,新增仓储面积1.5万平方米,增储1000多万元救灾物资;全省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建立了20个减灾安居点,搬迁600多户受灾群众;农村住房灾害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00个村,4.8万农户参保。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救助、防震救灾、海洋灾害、气象灾害等专业应急指挥部纷纷建立并组建了专家组。全省各级重大突发事件直报系统,保证了重大应急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畅通,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2012年,全省组织各类救灾演练2000多场,现场宣传活动2200余场,并首次举办了社区防灾减灾知识电视大赛。

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预防为主、综合减灾。 3年内,全省将基本建成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省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户率达到98%以上。创建200个减灾示范社区;确保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能够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救助;同时,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及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据了解,今年我省将以建立常态减灾和应急救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全面完善救灾减灾体系建设,农户住房灾害保险要达到8万户以上;建设大型(市级)灾害应急避难场所50个、中型(县级)200个、小型(社区级)2000个,建立减灾安居点20个。

 
关键词: 防灾减灾

  • 下一篇: MSA梅思安亮相国际消防展 演绎救援防护最佳供应商
  • 上一篇: 美国以目标能力主线的应急管理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