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4    来源: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

  五、防震减灾工作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全省陆地及近海的综合地震观测系统。

——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其中粤东地区达到1.0级。建成全省地震烈度速报和珠江三角洲地震预警系统,实现省内地震5分钟内作出V度以上地震烈度信息速报,在地震波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前10-20秒发出预警。

——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新建、改扩建的农居80%以上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30分钟内可派出救援力量,震后0—72小时内能持续快速获取准确、全面的灾情信息。

(二)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

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增加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监测台网密度。重点在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井下型地震观测台站建设,布设烈度观测站,建立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加快建设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主要地震活动区域形成地震预警能力。运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现有地震观测台网软硬件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推进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的“两网合一”,进一步提升速报能力,并实现“全要素速报”,即地震三要素自动速报、人机交互速报、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速报、烈度速报、灾情快速获取及速报等。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监测技术平台,提供地震灾害预警报及紧急处置等技术服务。加强对长期、中期以及短临地震活动的预报预测研究,建立与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的地震预报体系;大力推进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与实践,坚持多学科、多途径,专群结合,完善地震预测信息会商机制。

(三)防震减灾工程建设。

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防震减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示范市、县(区)。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对抗震能力较差的城镇和农村建(构)筑物开展成片加固改造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继续开展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以上市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逐步推进对重要建(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性能鉴定和加固改造。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工作目标。

——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体系,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增强地质灾害主动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地质灾害搬迁和治理工程进度,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搬迁与治理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不低于上年度末在册数的15%,其他地区不低于10%.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建设。

完成经济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为城市规划布局、地下空间及土地合理利用提供防灾减灾依据。完成20个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建设2个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基本完成全省“十有县”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和市级地质环境监测与应急体系;配置简易、自动、移动式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设备,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和应急处置效率。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完成69个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5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积极推进8个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4个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和2个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建设。推动制定《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订符合我省实际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规程,基本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 防灾减灾

  • 下一篇: 重庆近万家庭免费获赠逃生应急箱
  • 上一篇: 质检总局抽查130批次安全帽 13家不合格企业名单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