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才培养滞后于先进装备配置。近年来,随着消防装备更新换代的提速,各种科技含量高、操作复杂的专业化学危险品侦测、核检测器材等装备以及各类专勤和举高消防车辆陆续配备到消防部队,这也对消防装备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基层部队战士绝大多数为初、高中学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部分战士甚至连说明书都不能看懂,更无从谈起熟练操作。此外,还有一些既能熟练使用和保养器材,又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装备故障的专业人才由于编制等相关因素的原因也陆续退役,从而造成了装备技术骨干的断档。
三、加强装备使用和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切实增强官兵对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意识。基层中队要随机组织开展爱装护装教育,切实提高官兵对装备维护保养意识,把消防装备各项管理制度的学习教育纳入部队日常管理教育和战备教育之中,充分利用部队日常训练、灭火救援、交接班、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机,组织官兵学习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有关知识,掌握装备器材的安全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同时,要定期开展装备器材管理教育工作,转变官兵陈旧老化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官兵爱护保养意识,让每名官兵都能真正意识到爱护装备器材、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自觉养成爱护装备器材的良好习惯,科学合理地维护好装备器材,有效延长各类装备器材的使用寿命。
(二)制订操作规范,明确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的具体方式。当前我们消防部队对装备器材维护保养工作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可操作性的相关规定,要根据基层消防部队在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专门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装备器材维护保养规范,特别是要明确对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的技术标准和具体方式方法,以便基层消防官兵在进行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时有章可循。
(三)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基层部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装备管理制度,对消防装备器材的日常使用、检查、管理、维护做出明确规定,对于达到寿命年限的消防装备器材,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执行报废。落实好管理登记制度,对谁使用,谁维护,谁检查,谁测试都要登记存档。要逐级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定人员、定装备、定标准,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装备都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明确分工,并切实抓好责、权、利的有机结合,通过责任制的层层落实,建立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的管理网络。
(四)完善培训机制,强化装备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更好地使用、维护保养装备器材,要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业务骨干参加装备器材使用、维修保养培训,还要定期联系相关装备器材生产厂商来队现场指导演示,同时,要充分发挥装备技师队伍的作用,把素质好、不怕苦又爱学习的人员送到总队装备维修中心及地方维修厂家进行跟班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的实施,并建立完善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复训、奖惩等机制,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措施,逐渐打造出一支操作技术娴熟、装备性能清楚、维护保养到位的装备技术人才队伍,为强化部队作战能力提供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