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夯实战训基础工作。针对基层灭火救援预案制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全省先后部署开展灭火救援重点单位评估及预案修订、消防水源调查和防护排烟装备实际测试工作,累计实施“六熟悉”7277家、修订完预案8829份、开展实战测试7158次,有力地夯实了战训基础工作;认真学习借鉴成功战法和先进经验,开设了全省战训业务大讲堂,定期举办全省灭火救援战例研讨会,总结确立了“初战即决战”、“非对称性优势作战”、“责任区中队主战、火场不间断供水、科学研判深入内攻”的战术思想和“一处着火、多点调派、多线并进”的出警理念,积累了全国首例逆作法在建工程坍塌、煤焦油储罐群火灾、公路隧道火灾、氟化氢泄漏事故等典型灾害处置经验;制定出台了《部队管理及作战训练安全十项规定》,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作战训练安全专项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官兵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常识,熟知作战训练安全程序,掌握安全防护要领,培养严格落实安全措施、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赛促训推动全员普训。按照“实战用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比什么”的思路,从年度训练计划中遴选六个实战应用频次最高的常规科目作为全省公安消防铁军比武竞赛项目,提前三个月下达基层,开展针对性练兵,做到备战比武与常规训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参赛方式上,改变以往选拔业务尖子参加比武的方式,采取“电脑随机抽签+按建制中队参赛”的工作机制,由随机抽取的执勤中队代表所属支队参加比武,将支队比武成绩由少数尖子选手决定变为由全员练兵成效决定,引导基层摒弃“练尖子出成绩”的功利思想,将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练尖子”向“练全员”倾斜;除基层一线官兵参赛外,将支队主官、参谋长和全勤指挥等各级指挥员纳入比武范围,以全员比武“倒逼”全员练兵、以全员练兵推动战斗力提升。
狠抓基层指挥员素质建设。结合基层灭火救援指挥能力不高的实际,在全省公安消防铁军比武中首次引入了指挥员想定作业科目。提前制定下发了想定作业指导实施意见,以油罐类火灾等七种典型火灾处置为重点,采取多个课题联演、多重任务叠加的方式,设计危局、险局、僵局,把部队放在贴近实战的条件下摔打,放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锻炼;按照“最不利条件、全要素考核”的标准,设定灾情和考核项目。比武抽取的炼油厂油罐火灾扑救题目,累计设置了18个考核项目和63个扣分点。比武中,各支队主官带领参谋长和全勤指挥部人员组成火场指挥部,既要层层经受“灾情态势研判、战斗部署图上作业、灭火剂用量估算、战术意图讲解”等基本素质的测试,更要应变处置专家评委的临机导调和处处“刁难”,在瞬息万变、意外迭生的模拟火场中,完成从社会联动、火情侦察、力量布置到火场供水、通信保障等一系列战术指挥动作。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练,锤炼提升了各级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科学指挥和临机决断能力。
立足实战淬炼攻坚打赢本领。按照“无预案、全要素、最不利”的标准,扎实开展实装、实兵、实地演练,先后组织了全要素组织开展了陕西省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全省“72小时自我保障”跨区域地震应急救援拉动演练,部队核心战斗力持续增长。今年以来,部队成功处置了榆林“3.21”煤焦油储罐群火灾、咸阳“1.12”长庆石化公司加氢裂化装置火灾、商洛“5.26”液化天然气槽车泄漏、陕南大面积胡蜂伤人和延安城区洪涝灾害等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榆林“3.21”煤焦油储罐群火灾,现场储罐燃烧猛烈,爆炸、沸溢和喷溅不断发生,并伴有大量含毒烟气,加之地处沙漠腹地,水源奇缺,扑救难度和作战风险非常大,参战部队采取“划分作战区域、分段分片蚕食”、“涡喷车左右夹击、高喷车空中打压、泡沫管枪地面堵截、泡沫钩管重点覆盖、水枪阵地冷却掩护”的立体进攻模式,最终成功降服火魔,保住了毗邻的13家化工企业,官兵无一伤亡。(王志荣 吴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