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对任务规划体系构成与应对任务基本框架
(一)应对任务关系及特点
应急预案体系是突发事件应对宏观上的纲领性文件,属于刚性结构;应对任务规划体系是其微观上的执行性方案,属于柔性结构。两者刚柔相济的结合能够为各级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一定指导,保障应急与救助任务的迅速有效地进行。本文将应对任务规划体系划分为3大类:通用任务、领域任务与意外任务。通用任务是指处理较普遍的、各类突发事件都会引起的突发状况的应对任务,如受灾区域通讯中断、受灾群众缺衣缺水、无家可归等状况;领域任务是指处理某类特定突发事件的应对任务,如台风导致的房屋倒塌、核扩散威胁人民生存环境等;意外任务是指处理未曾经历过、超出通用与领域任务范围的突发状况的应对任务,其常常处于应急规划之外。
将通用任务分为事前:监控一保护一准备任务,事中:识别一拯救一控制任务,以及事后:恢复一改进总结任务。虽然应急预案体系在纵向上提出了应急响应的整体步骤与措施,但各类预案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协调的问题,而通用任务能够有效地调整和重组各项应急任务,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进行,又通过事后通用任务来反馈应对效果和总结应对经验,保持应急预案的持续更新,从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同于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专项预案,领域任务更加注重各级政府及企业专项预案的衔接与匹配,以任务清单的形式详细列出主管部门与相关配合部门的应急任务,针对专业领域特点的应对需求,完成所需的执行任务。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旦超出通用任务情景或预案情景,就应采取意外任务帮助各级响应部门进行非形式化决策,以意外任务描述无预案情景下的非常规应对任务。
(二)应对任务基本框架
首先,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整体方案来指导应急响应活动,各级政府和相关应急响应部门假设预案情景,编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任务与责任,根据预案内容配置应急物资,通过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对预案进行评估并不断更新现有预案。当实时情景与预案情景不匹配时,当前的应急策略不再依据原有预案,而以事中应对任务规划来指导应急响应活动。其次,通用任务方面,在突发事件事前准备阶段,注重事态监控任务、关键基础设施及公众保护任务、演练模拟等其他准备任务,实时调整突发事件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恢复任务,对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如清理现场、灾区综合处理等,并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和社会救助,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应对任务,并进行经验总结。应急预案与通用任务有共同之处,都包括了事前的应急准备和事后的应急恢复,但不同的是,应急预案属于宏观的、整体性的应急响应方案,是中高层应急管理人员(如各级人民政府)将应对响应活动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而通用任务属于微观的、具体性的应急响应操作方案,是基层应急人员(如消防队、电网抢修小组)能够在现场直接执行的应急救援方案。
应对任务方案的制定策略主要指应急决策者基于当前事态状况,搜索匹配案例,并根据应对任务的专业领域知识,分解应对任务,描述各个响应单位和执行部门的具体行动方案。即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过程中,应对任务方案的制定应以态势发展、资源信息、任务目标、领域知识等方面作为输入,以具体的行动方案作为输出,需要考虑应急决策环境的特殊性,并考虑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将事中的应急响应分为核心层和执行层任务。核心层任务主要包括组建应急决策团队,根据事态状况的相关信息,对应对任务进行识别及灾情评估。执行层主要包括两类任务,即及时拯救任务和控制减缓任务。及时拯救任务是拯救灾民生命、维护灾民生存和生活的紧急任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如生命搜救,供水、提供生活必需品,受灾区域大面积停电后,启用临时发电设备等。控制减缓任务是防止灾情进一步恶化,恢复受灾严重的关键基础设施而采取的应急任务,如受灾区域电网大面积受损,电力工程人员及时修复电网。
应急决策团队识别关键任务时,若为专业领域突发事件,则应急响应从领域任务人手;在判断应对某突发状况是否属于意外任务时,首先识别此突发状况在预期、经历、准备方面的特征,根据突发状况的应对需求,定义其是否属于意外任务。在执行意外任务时,必须考虑任务时限,注重挖掘在时间紧迫、资源短缺、信息不完备等极端约束条件下的应急能力。
四、结论
区别于传统的应急预案,为了增强预案的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应对任务规划体系基本框架,从通用任务、领域任务以及意外任务三方面构建应急响应任务的总体布局。在纵向描述三类任务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解析三类任务的区别与联系,并从横向上分解和规范各级部门事前、事中、事后的具体任务。重点描述了事中应急任务的识别与分解,阐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与应对任务规划体系的联系与区别,确保应急预案与应对实践之间的适应性,为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孙钦莹,啥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向阳,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张浩,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