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广,细化任务,试点引领
支队向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社会重点单位会议,对微型站建设相关要求进行了传达宣贯,明确了微型消防站人员组成、装备配备标准、工作职责流程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及要求。结合兰州实际,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城市大型综合体3类场所建设微型站,并明确责任人分片包干推进,出台具体建设方案及推进表,确保完成微型站建设任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雁南街道旧货市场,城关万达广场开展试点建设工作,供全市学习借鉴,通过典型示范,全面带动微型站建设工作。
规范标准,规范运作,规范管理
制定了《微型站建设标准》,从人员配置、办公场所设置、器材装备配备、日常管理等方面逐一进行细化,要求站房设置与消防控制室等现有场地统筹使用,满足人员值班室、器材存放室等基本办公条件,同时,根据微型站扑救初起火灾需要,优化配置灭火和通信器材,确保微型站发挥实效。以救早、灭小,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明确站长负责组织统筹日常管理、训练等职责,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开展熟悉演练、参加防火巡查等职责,控制室值班员熟悉灭火应急处置程序、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等职责。制定完善微型站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岗位培训、执勤联守、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明确重点单位微型站建设管理主体责任。
帮扶指导,建立协作,加强督查
将微型消防站管理纳入消防监督员日常监督、管理内容,实行分片、定点、包干责任制,对微型站建设过程中人员配备、日常管理、装备器材保养、防火巡查、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帮扶,截止目前,共计组织微型站队员进行统一培训17次,集中对微型站建设标准、要求进行宣讲指导,并组织500余名微型站队员进行岗前培训。督促微型站组织开展日常业务训练、单位“六熟悉”、灭火救援演练等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结合消防区域联防工作,整合微型站点多、线长、面广资源优势,将微型站纳入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加强与微型消防站的联系、联合演练和实战调度,定期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检查指导等活动,实现统一调度指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建立完善分析、检查、督导工作机制,对开展情况好的单位通报表扬,对推动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全面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