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我国公共安全应急体制和制度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应安网

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公共安全事件由于涵盖的范围不同,其应对的应急体制也要因事而异,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应不同类型事件的公共安全应急体制。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应急体制,都应该由政府主管领导人牵头,成立事件应急指挥部或指挥,中心,以政府主管机构为主,协调相关参与部门,明确责任与义务,建立完备的沟通和协商协调制度,信息输入与反馈制度,人员资格与培训制度,紧急状态下的资源动员与调动运输制度以及失职渎职追究制度。

一要建立经济安全应急体制——以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为主,经济监管部门参加、社会管理部门如公安、司法、民政配合的体制。重点研究宏观经济结构风险、财政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及应对政策等工作。二要建立学习、生产和工作场所安全应急体制。以主管质量技术监督为主,生产安全部门参加,公安、卫生、保险、社保配合的应急体制。三要建立环境安全应急体制。成立分别以水利部门、地震部门和核安全部门为主的抗洪、抗震、抗辐射污染应急指挥中心,气象、公安、交通运输、卫生、物资储备、司法、消防、防化、民政、保险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加。重点进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标准研究和制定和监督,大气监测、地震监测以及在事件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政策指南。四要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体制。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担任总指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相应的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卫生部要完成医疗卫生到公共卫生的职能转变,完成由直接管理和办医院到指导整个社会和公众健康、传染病和流行病预防和预警、疾病防治、公共卫生环境标准及监测和公共卫生习惯的培养,制定医疗标准和监督医疗机构遵守等方面。

应急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在牵头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承担综合协调任务。在各部门设立有关任务小组,承担本系统应急机构日常的研究和政策拟订工作。

保障公共安全,除了分类建立相应的应急体制外,还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政策指南和各种必要的制度。

一是建立预警机制。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基本指导方针,切实加强预防预警的人力、物力、财力、装备、科研的投入,化解各种危机和风险,尽可能把潜在的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阻止或减缓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是建立分级制度。在总结自己经验教训和广泛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基础上,依据对可能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制定分级预案,进行分级预防和应急处理,依法规范和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科学应对。

三是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联席协调、信息沟通和反馈、资源动员机制、交通运输保障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

四是建立公共安全物资储备制度。预防和应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

五是建立公共安全的科研、教育、宣传和培训制度和预演制度。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和大学开设公共安全应急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

六是建立国家财政公共安全应急预算制度。并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平时和危机时期的技人力度。

七是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建立涉及不同公共安全类型的基金,保证政府一定的财力投入,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捐赠。

八是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公共安全保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是公共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必须特别加以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专项经费加以保证。

九是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科研机构、专业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个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平时和危机时期的指挥和协调,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制度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中央编委办公室)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 下一篇: 公共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研究
  • 上一篇: 建立健全云南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