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以防灭火和抢险救援为中心,努力营造良好消防安全氛围;贴近实战,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展现出一支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队伍形象。
消防服务跟着重大项目“走”
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曹顺学说,在监督执法中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省消防总队提出了“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
2009年,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设立,并建设了复合材料制造中心项目,生产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但是,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两项难题:一是厂房清洁区为高大空间,且洁净度要求十分高,如果设置水炮灭火一旦发生火情,泡沫会损坏高科技尖端贵重设备和生产材料,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二是该工程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和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分开设置,由于水量要求大,对消防水池容量要求也大,但由于现场建设条件限制无法再建一个室外水泵房。
哈尔滨消防支队审核人员经过多次现场踏查、深入研究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最终采取了两项技术措施,不但解决了建设单位的实际难题,还为企业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资金30万元。
筑起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农村消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要民生问题。宁安在全国首创的区域联防联动“网格化”农村消防管理新模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该市鼓励、引导和支持各行政村群众采取自筹自建的方式建设村级消防力量,开展初期火灾自救。各村群众自筹三至五万元资金,购置车辆和水罐,改装消防车;公安机关出资30万元为各村消防车喷刷红漆、配备警灯和水枪、水带等消防装备;为各村自发组建的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防护装备;开展消防专业培训;建立火灾应急救援“五级响应机制”,派出所直接管理和指挥调度各村志愿消防队,对农村火灾有效实施“网格化”应急扑救。
据介绍,宁安市为了发挥好村屯志愿消防队快速灭火的优势,以有一次性载水量4吨以上消防车的村屯为基干村,辐射相邻3至4个村屯,共成立了50个消防联防联动区,确保一村着火、四邻响应、就近支援,牢牢筑起了农村消防安全的“防火墙”。
为了俄罗斯朋友的安全
绥芬河是我省最大的客运边贸口岸,年均入境俄罗斯旅客75.87万人次,住宿俄商众多。绥芬河消防大队把为俄罗斯朋友提供消防安全服务列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绥芬河消防大队,记者看到了一份“独一无二”的《俄语宣传服务运行流程图》,它的程序是:俄罗斯客人入境查验护照和签证时,就有一份《入境后应注意消防安全》的“温馨提示”发到他们手中。入住宾馆酒店,《灭火器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注意事项》,由服务员发到手里或放在床头;在每个房间都有俄语版床头提示卡。在餐厅餐桌的桌牌上有俄语消防提示和火警电话。进入商场购物或旅游,随时有服务员或导游送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公告》,并进行讲解。购物或旅游回到宾馆酒店,易燃易爆品集中存放在为俄商设置的专门仓库,免费保管。一系列宣传教育、管理服务,已经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的轨道。
此外,绥芬河消防大队还统一制作了《入境后应注意消防安全》等宣传卡片,全部用中俄两种文字印刷。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好涉外消防救援工作,2010年,大队招募了2名俄罗斯消防志愿者,他们一会儿用掌握为数不多的、生涩的中文向中国人发放传单,一会儿用俄语向自己的同胞讲解知识,成为一项崭新的“以俄对俄”、“中俄结合”的消防宣传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