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约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从我大队当前制约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来看,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但就目前灭火救援现状,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客观上限于机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防护装备采购、配置、维护等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在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防护措施、组织指挥程序等方面严格落实到位,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灭火救援行动中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反之,装备最先进,配置最合理也枉然,事故还是随时有可能发生。
(一)现有的安全防护装备还滞后于实战的需要
1、防护装备配置不够齐全。虽然近年来宁波支队防护装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有些特殊防护装备还是缺额较大或者没有配备。比如,在我大队,消防员单兵定位装置、单兵通信系统、水面救援装具等装备未配;头骨振动式通信装置、防化服、潜水装置、救援护肘、护膝,防坠落装备配置不足。
2、防护装备存在质量不过关,性能不达标。如空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时间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呼救器磁钥容易丢失,开关容易失灵;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只有声光报警功能,不具备后场定位功能;部分灭火防护服的防水、防火性能不强,经几次洗涤后性能下降较大;消防手套使用一至两次就会破损;消防胶靴在阻燃、防穿刺、防砸、耐久性等方面性能不高,容易鼓包等。
3、防护装备的适体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都存在“冬夏一刀切”的问题,没有根据季节情况分开设计;扣配式消防安全腰带在挂上腰斧、自救绳跑动时易松动,在训练时扣配容易滑出;有的品牌空气呼吸器面罩头带拉不紧,戴上以后不能确保面罩的气密性。
4、防护装备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防护装备未有效地形成一个体系,生产厂家较多,后期服务也良莠不齐,产品各有自己的特点,造成许多防护装备无法配套使用。在管理维护上,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爱装管装制度不落实,对新配装备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保管不善,储存、维护保养方法不当等问题。如空气呼吸器面罩不相对固定,面罩使用中刮蹭严重,使用后不清洗消毒,防化服、侦检类设备等装备因为平时不常用,储存、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另外,缺乏必要的防护装备测试、预警设备,检测退出机制缺失,空气呼吸器、安全腰带、安全绳等装备没有明确检测、退出的具体时限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