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山东省“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3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六)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省、市、县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建立各地区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地区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2.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以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和市、县(市、区)骨干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到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救援范围覆盖全省,功能完善,由专业队伍、辅助队伍、志愿者队伍构成的省、市、县、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救援队伍社会性服务补偿机制,没有建立专业救援队伍的高危行业企业要与有资质的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加强救援队伍管理和保障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区域间骨干救援队伍的组织、协调和跨区域联合作战能力。

3.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加强预案编制、评估和演练。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及预警预报体系。完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共享和指挥调度功能。加强应急救援科研能力、检测检验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加快应急救援关键装备的配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紧急配送体系。

(七)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安全生产基础教育。将安全防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建立完善学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体系。在学龄前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将职业健康与生产安全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逃生自救技能训练,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2.创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发挥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舆论监督,广泛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社区建设,到2015年争取国家级安全文化企业达到20家,省级安全文化企业保持在100家左右,国家级安全社区达到200个,省示范社区达到300家。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平安渔业示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平安乡镇”、“平安校园”、“安全班组”等建设。

四、重点工程

(一)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程。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补充配备现场监管执法装备。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生产安全事故分析、职业安全检测、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安全标准化评估认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安全评估、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等技术和专业支撑体系建设。

(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工程。依托省安委会有关单位,市、县(市、区)和生产经营单位预测预警信息等资源,建立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依托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建立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和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库。

(三)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以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射频识别等技术为基础,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智能监控一体化系统和烟花爆竹流向管理系统。实施交通港口运输安全监管系统、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系统、海事部门专用监管信息系统、建筑施工作业场所远程实时监管系统、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等项目建设。

(四)非煤矿山专项治理工程。加强非煤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实施地下矿山大型采空区事故隐患治理工程、水害隐患治理工程、通风隐患治理工程、露天采场边坡及排土场事故隐患治理工程、尾矿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程、高含硫油气井安全隐患治理工程。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在露天矿山推广应用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监控系统。实施地下矿山避险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五)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工程。实施化工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自动化改造工程,到2015年,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设施全部建立有效、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或安全仪表系统。实施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排查治理工程,对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特别是穿越公共区域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开展排查摸底,完善管道标志和警示标识,建立长期档案,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巡线监管。实施大型储罐区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安全运行和管理制度,完善罐区消防、电气、防雷、防静电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电视监控系统,建立高效应急响应和快速灭火系统,在涉及多家企业(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区建立起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保障系统。

(六)工商贸企业安全保障工程。在水泥行业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安全监控系统,在炉窑(玻璃熔窑和陶瓷企业煤气发生炉)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在冶金企业煤气危险区域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煤气管道使用防漏气装置,推动桥式起重机准确定位装置、起重机吊钩上下限位安全保护装置和压力机滑块防坠落装置在相关企业的安装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督导企业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基层班组安全建设、安全技术更新改造和安全隐患治理,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和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安委会综合协调作用,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各级政府安全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

(二)完善安全生产政策保障。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产业、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把安全生产纳入民生工程,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增强各级财政的引导性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鼓励安全生产适用技术和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机制。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支持安全生产基础性、公益性和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监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下限标准,规范使用范围。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推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衔接。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逐年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对高危行业企业重组力度。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项目,限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项目建设。

(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调动和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监督作用,依法保障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发挥新闻媒体安全生产宣传监督作用,加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予以曝光。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群众举报受理及奖励制度,加大对举报事项的查处力度。

(四)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和考核。各级政府要将规划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要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及重点工程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主体。要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制度,加强跟踪分析,及时编制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分析评估报告。

  


 

  • 下一篇: 安全产业万亿市场井喷而出
  • 上一篇: 上海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