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建立健全云南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应安网

二、我省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工作的现状

(一)在维护公共安全指导思想上,由被动转向主动。第一个层次从2003年的“非典”爆发,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工作部署;第二个层次以2004年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意味着我省的公共安全建设将作为社会管理职能之一,纳入到一个现代政府管理体系之中;第三个层次是以云南“十一五”规划为体现,对公共安全建设提出了系统并且具体的目标和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务。

(二)在制度建设上,从缺乏发展到初具规模。“非典”之后我省相继出台《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云南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云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危机管理体制已初步建立。

(三)在防范管理能力上,由不足逐渐增强。表现在防范经验的不断丰富上,防范措施的日趋恰当上,防范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上。我省对2004年的禽流感防控,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在国内省区中起到表率作用,获得好评。我省特别重视推进平安云南建设,在整治社会治安、强化对敌斗争、禁毒防艾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在应急管理体系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借鉴国内层级型、联动型、办公厅型、公安型四种应急管理模式,我省根据自身情况,成立省应急委员会,以省委办公厅作为综合枢纽,在办公厅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处理省应急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三、我省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工作中的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上,少数人对预警和应急关系的认识仍有些偏颇。主要有三种表现:一种是重应急轻预防;一种是重预防轻应急;一种是自认公共安全问题一向很好,发生几率非常小,预警和应急都不重视。实践中,上述认识已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已有事实证明。

(二)在行动措施上,防控漏洞依然存在。从今年我省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来看,就说明了上述问题的存在。体现在:有关单位部门的措施实施不当、监管不力才、安全责任没有严格落实,有关单位执法不严、工作不实,事故安全隐患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彻底、责任追究不到位等等。

(三)在组织系统上,缺乏统一协作的管理平台,发动群众参与不够。在实践中,相关职能部门习惯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缺乏管理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没有统一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协调平台。在动员群众上,往往是政府机构孤军作战,完全把公众看作在公共安全危机下的弱者和被保护者,忽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在信息交流上,缺乏有效沟通。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之间的不畅,彼此协调困难;二是政府机构与媒体之间的不畅,导致要么媒体借此炒作,要么媒体消极反应不出声;三是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不畅,反应不够迅速,载体不够丰富,宣传不够深入。

(五)在法制保障上,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省公共安全领域的立法,还没有从总体上来把握对公共安全建设的制度设计,特别是一些关于公共安全的重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还没有出台,有关公共安全立法适用的范围较窄或者层次比较低,仅适用于个别领域的保障公共安全的规章条例占绝大多数。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危机下政府的强制措施及权力限制方面亟待做出规定。

(六)在教育、科技及其他保障上,投入仍不足。教育宣传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防范知识陈旧、公众安全意识欠缺等问题。从目前我省现有的财政支付能力和财政体制上看,集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力量是基本具备的,但是从全方位防范、常规性防范、现代化防范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看,资金的来源和保证尤显不足。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 下一篇: 我国公共安全应急体制和制度探讨
  • 上一篇: 我国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